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非处方药(OTC)说明书的理解程度。方法:搜集国产OTC药品复方氯己定漱口水不同厂家的说明书8份,选取其中较为规范的主要项目作为测试内容制作测试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对37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08份。对适应证的正确理解率最高为96.78%,其次是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对不良反应的理解率最低为22.73%,全部理解错误率1.95%(95%CI:0.72%~4.19%),全部正确理解率13.64%(95%CI:10.00%~17.98%)。结论:大学生对药品说明书的理解力有待提高。应加强卫生宣教,提高消费者安全用药意识。在OTC药品被批准上市前进行目标用药人群的说明书理解力测试很有必要,建议尽早制定适于国情的说明书理解力研究指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与肋软骨联合硅胶假体隆鼻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7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笔者医院收治的鼻整形患者160例,随机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组(n=80),对照组采取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隆鼻,观察组采取肋软骨联合硅胶假体隆鼻,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愈合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鼻整形效果满意度,鼻部外观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与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鼻唇角、鼻额角、鼻尖长度、鼻尖突出率以及面部突出度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唇角、鼻尖突出率以及面部突出度改善幅度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低于对照组的15.00%,总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软骨联合硅胶假体隆鼻相比于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在鼻部整形美学角度改善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价使用日间手术模式行体表血管瘤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采用日间诊疗模式行硬化剂注射治疗的73 例体表血管瘤患者作为日间组;2010年6月~2014年12月按照传统诊疗模式治疗的血管瘤患者86例作为传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治疗结果、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的差异。 结果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均顺利接受硬化剂注射治疗,血管瘤病情发展均得到抑制,病灶缩小萎缩消失,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与传统组比较,日间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总费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日间模式进行血管瘤硬化剂注射治疗不但安全可行,具有与传统模式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张振宇  李正勇  陈俊杰  刘睿奇  蒲怡  岑瑛 《西部医学》2018,30(4):549-551+557
【摘要】 目的 评价改良乳晕真皮瓣沉降技术治疗中重度乳头内陷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2011年9月~2016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用改良乳晕真皮瓣沉降技术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乳头内陷患者36 例(59 只)。观察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36 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乳头内陷矫正率100%。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红肿、出血、感染及乳头血运障碍等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患者乳头轮廓和突度满意,未见乳头回缩及内陷,双侧乳头外形基本对称,2只重度内陷的乳头(34%)早期出现轻度感觉障碍,术后6个月逐渐恢复,其余感觉基本一致且无异常感觉。 结论 改良乳晕真皮瓣沉降技术能有效矫治中、重度乳头内陷。改良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对乳头支撑好,损伤小和瘢痕轻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的说明书现状.方法 搜集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的说明书共8份,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相关规定进行分析,评价项目完整性和表述准确性.结果 无完全合格的说明书,符合条目不足一半者37.5%(3/8);关于说明书中的禁忌,有一半厂家未填写.结论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说明书存在项目不完整及不符合有关规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主动分泌产生的可携带蛋白质、脂质、miRNAs等生物分子的微小囊泡。外泌体微小RNAs(miRNAs)稳定的存在于体液循环中,参与器官多项病理过程。在器官纤维化疾病中,外泌体miRNAs的含量与正常组织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表达,通过调控不同信号通路促进或抑制器官纤维化。外泌体miRNAs可作为临床诊断器官纤维化及判断其纤维化程度的最新生物指标和纤维化疾病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