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抽吸法治疗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超声抽吸法治疗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为12例患者采用内超声脂肪抽吸机吸除淋巴水肿组织以降低患肢淋巴负荷,抽吸后结合持续弹力袜裤压扎。结果术后2周水肿即时消退明显,术后1年随访水肿消退,复发不明显。结论超声抽吸法治疗原发性淋巴水肿安全简便,结合弹性袜裤压扎可望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肢体慢性淋巴水肿CDT(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治疗后低弹绷带使用时长对于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2016至今,对57例淋巴水肿患者按治疗结束后自我使用低弹绷带包扎时长(t)分为A(>1年)、B(0.5~1年)、C(<0.5年)3组。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组织水分,卷尺测量肢体周径。比较3组患者复诊时与治疗结束时水分和周径的变化。结果A组在维持肢体周径、水分方面明显优于B组和C组,B组则优于C组(P<0.05)。3组治疗后的丹毒发作频率均有改善,A组改善最为明显(P<0.05)。结论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在CDT治疗结束后应继续使用低弹绷带包扎患肢,坚持使用越久的患者长期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淋巴水肿过程中皮肤微淋巴管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对37例淋巴水肿患者(原发性淋巴水肿26例,继发性淋巴水肿11例)行皮肤活检术,切取足背或上臂内侧全层皮肤,以正常人皮肤标本作为对照组(n=7),免疫荧光染色标记淋巴管内皮标志物Podoplanin,平滑肌标志物α-SMA,计算每位患者α-SMA+淋巴管%(α-SMA+淋巴管数/淋巴管总数)、淋巴管密度、管腔面积,并与对照组比较。吲哚菁绿淋巴造影(ICG lymphography)检查淋巴管功能。结果淋巴水肿患者皮肤微淋巴管出现不同程度的"肌化"改变。原发性、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组α-SMA+淋巴管%分别为47.5%、73.2%(中位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5%),P<0.01;两实验组管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实验组淋巴管密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于健肢淋巴管的影像学表现,淋巴水肿肢体均呈现出真皮反流的荧光影像。结论皮肤微淋巴管"肌化"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慢性肢体淋巴水肿的重要病理改变,并参与疾病的演变。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中药辨证内服外熏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疗效,对47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血热侵袭型、湿热下注型、血虚风燥型),并根据分型给予中药内服,同时予以中药液局部熏洗。结果显示,本组47例患者痊愈37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44/47)。随访6个月,成功随访40例,复发1例(2.5%)。结果表明,中药辨证内服外熏治疗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毛细淋巴管作为淋巴管道的起始部分,具有调节体液平衡、吸收组织间隙蛋白质等功能.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毛细淋巴管研究方法与标记技术,关于毛细淋巴管的形态学研究报道较少.新近发现的多种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物以及新研制的较特异敏感的染色方法,将有助于对毛细淋巴管结构功能的认识和各种淋巴管相关疾病病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肢体淋巴水肿发生、发展过程中部分可能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方法选择单侧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患者,分别于患肢与健肢对称部位取皮肤和皮下组织样本,抽提RNA,制备探针;选用H40s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和洗涤;ScanArray 4000扫描芯片,GenePix Pro3.0软件分析扫描结果;最后在Medline数据库中查询阳性基因的功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4096种基因中,原发性淋巴水肿患肢与健肢存在基因表达差异;所检测的4对临床标本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为27条(0.66%);该27条基因与原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的发生机制可能存在相关性。结论基因表达谱芯片能够筛选出在原发性肢体淋巴水8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多个基因表达调控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研究了大白鼠肠系膜淋巴结移植后的结构、功能以及细胞学的变化。同时观察了白细胞间介素2(Il-2)和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arum C.P.)对移植后淋巴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淋巴结移植后体积逐渐缩小,细胞成份不断减少,丧失了正常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而淋巴结移植后其输入淋巴管再生的失败是导致其退化的主要原因。IL-2可能具有调节淋巴结内再循环淋巴细胞的作用而有利于维持移植后淋巴结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人真皮微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真皮来源淋巴管内皮细胞(LECs)分离和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中性蛋白酶及胶原酶消化方法结合免疫磁珠从真皮组织分选CD34-/CD31 细胞。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LECs特异标志的表达,噻唑蓝(MTT)比色试验测定多种与内皮细胞增殖相关的细胞因子和低氧条件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CD34-/CD31 细胞在单层细胞培养时形成内皮细胞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而在胶原凝胶三维培养时形成管状结构。CD34-/CD31 细胞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包括LYVE-1,VEGFR-3和Prox-1。RT- PCR显示Proxl和VEGFR-3 mRNA在CD34-/CD31 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特异作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VEGF-C对LECs的促增殖作用明显(P<0.01)。低氧条件和Ang2在体外未显示对LECs有促进增殖的作用。结论应用中性蛋白酶及胶原酶消化方法结合免疫磁珠分选可以成功分离获取人真皮LECs。  相似文献   
10.
肢体慢性淋巴水肿的淋巴闪烁造影表现刘宁飞淋巴水肿是淋巴管受损或畸形而导致的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和代谢产物在组织中堆积并逐渐加重的病理过程。淋巴回流受阻可以发生在各级淋巴管:起始淋巴管、真皮淋巴管、集合淋巴管、淋巴结、乳糜池和胸导管。淋巴系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