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1988年2月至1995年8月对结肠过长症行冗长都结肠切除术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19~76岁,平均利岁。16例均经钡灌肠X线检查,乙状结肠12例,结肠脾曲4例。一、临床表现:顽固性便秘史2~30年,大使1次与~15天,伴有不同程度的腹  相似文献   
2.
双插管化学药物灌注治疗不能切除的直肠癌伴肝转移(附22例报告)刘广庆,李仕金,孙喜波,刘令锁,王金勇我科于1992年2月~1994年4月对不能切除的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22例行直肠上静脉插管至肠系膜下静脉和肠系膜下动脉插管至直肠上动脉化学药物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3.
重型脑损伤患者除有较长时间的昏迷和其他生命体征不稳定外,往往出现中枢性高热和抽搐症状,甚至出现去皮质强直。抽搐和去皮质强直的出现提示脑损伤较广泛、严重,且与高热和昏迷形成恶性循环。急性期治疗常规采用低温冬眠,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  相似文献   
4.
双T型管法预防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胆瘘8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T型管法预防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胆瘘8例报道刘广庆刘令锁孙喜波李仕金王金勇李大鹏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中医院外科(271000)1991年~1995年,我科对8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病例采用双T型管引流法,术后未发生胰瘘和胆瘘,现报告如下。本组8例病...  相似文献   
5.
为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胆瘘的发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对12例病人采用child术式,并用自行设计的Y型胰胆引流管引流胰液及胆汁,术后无胰瘘和胆瘘发生。此Y型胰胆引流管属实用新型,首次用于胰液、胆汁引流,具有集胰管外引流和胆总管外引流于一体,而确能充分引流胰液和胆汁以预防胰、胆瘘的作用,此方法简便易行,且效果满意,是一种有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者近年来在经纤维胃镜注射硬化剂(5%鱼肝油酸钠)的前后用凝血酶(200u/ml)局部喷洒,当时止血率为100%,无针眼出血及渗血。1~6个月胃镜随访:1个月止血率为91.3%,3个月止血率为87%,6个月止血率为80.4%。结果提示此法即时止血率高,解决了注射硬化剂后针眼出血问题,为病人止血后再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高压症是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之一 ,手术治疗可有效止血 ,降低压力 ,常见手术方式有断流术和分流术。笔者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测压管在术中测量门静脉压力 ,手术时间大大缩短 ,方便快捷 ,介绍如下。1 新型测压管的设计与使用方法  测压管由一穿刺针和压力标示管两部分组成。穿刺针为目前临床应用的静脉留置针 ,压力标示管为“L”形塑料管 ,竖直部分标有刻度 (cm)。术中选择拟测压的血管 (多选用胃网膜右静脉 ) ,向门静脉方向穿刺成功后固定 ,接入注满肝素防凝液的测压管 ,将“0”刻度放至体侧门静脉水平 ,将管垂直 ,管中液面所示…  相似文献   
8.
作者自1990年6月至1996年8月对206例食管,贲门癌切除行食管胃吻合术,颈段、胸上段、胸中段食管癌经右胸后外侧、腹、左颈部三切口,颈部食管胃垂直褥式内翻一层缝合法吻合。胸下段及贲门癌经左胸第6肋骨床切口胸腔内弓下食管用吻合器(上海产GF-1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器械头部外径28mm)吻合。结果无1例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1例,无手术死亡。本文介绍了手法,吻合器的使用和体会,并对术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研究的双气囊四腔管食管癌局部化疗器,为治疗食道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解决了食道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低,静脉化疗严重的毒性反应限制了化疗药物的用量及时间的效果不满意的问题。我们研制的双气囊食道癌局部化疗器的作用是使药物能在病灶局部较长时间的存留,通过局部应用高浓度,高效价的抗癌药物,使癌细胞脱水,萎缩,坏死,癌灶缩小,给手术治疗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1年1月~1995年5月选择性地对8例先天性、单发性肝囊肿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抽液,并注入消痔灵治疗,疗效满意。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42~61岁。病史3个月~11年,均因右上腹不同程度的隐痛、胀痛不适就诊。均经B超、CT确诊为单发肝囊肿,位置比较表浅。囊肿位于右后上叶3例;右后下叶5例。囊肿直径6~13cm,无黄疽,无发热等感染症状。二、材料与方法:消痔灵注射液由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囊内注射液用消痔灵注射液加同量的2%利多卡因注射液(比例1:1)。穿刺针选用9号长针。B超定位穿刺点。侧卧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