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相关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一般规律及有关特点。方法统计分析289例患者年龄、性别、用药情况及ADRs主要表现、发生时间及转归等情况。运用SPSS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主要不良反应涉及药物7种。表现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2.5%),全身性损害(20.8%),胃肠道反应(20.40%)。结论使用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应着重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用药数及用药天数,运用模型预测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以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达到更加满意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及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监控方案、开展目标性监测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以病区为基本单元,各临床科室的感染管理兼职医生及护士担任调查员,统一采用《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登记表》,采用病历调查和床旁相结合的方式,对当日全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结果收集住院患者1 856例,实际调查1 841例,实查率99.19%。医院感染者50例,医院感染现患率2.72%,医院感染例次52例,医院感染例次率2.82%;社区感染者416例,社区感染患病率22.6%,社区感染例次426例,社区感染例次率23.14%。无论是社区感染还是医院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均位居首位,分别为50.94%和65.38%。医院感染的50例患者中,阴性菌感染23例,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1例,占总构成比47.83%;社区感染主要病原体是其他病原体(12例、21.43%),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各占17.86%。在1 841调查患者中有606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92%;其中预防用药患者134例(22.11%),治疗用药患者442例(72.94%),既预防又治疗用药患者30例(4.95%)。 结论本次现患率调查真实地反映了本院感染的动态,更加明确了医院感染防控重点科室与重点环节,进一步为针对性地开展感染控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增强了全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4.
过氧乙酸与过氧化氢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一种经济、实用且又安全高效的空气消毒方法,我们用过氧乙酸与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空气中的菌落数,但过氧化氢的除菌效果和持续时间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麻醉相关因素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微生物检验方法对麻醉机过滤器和气管插管内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采样的15台未消毒的麻醉机中,有8台细菌培养呈阳性。每例患者术中口腔、支气管分泌物及术后麻醉机过滤器均分离出相同的细菌;使用一次性麻醉机过滤器的患者,术后采样未检出细菌。未使用一次性麻醉机过滤器的患者,术后麻醉机内可分离出与口腔相同的细菌。结论麻醉机很易受到手术患者的污染,通过麻醉机的循环使用将病原菌传播感染,可导致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手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药注射剂不断开发新品种广泛应用于临床,与西药联用在临床广泛使用,特别在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等治疗中,治疗优势突出,不良反应也屡有发生。部分原因由于配伍或使用不当造成理化性质改变、微粒数增加、药物含量变化以及毒性增加等。因此不合理配伍及配伍后变化应引起足够重视,为保证临床安全、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疗效,应加强中西注射剂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