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本院收治9例创伤性膈疝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住院时间14-35天,平均21天,1例术后死于严重肺部感染,余8例均恢复良好。结论创伤性膈疝病死率高,但只要从疾病的本质人手,做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更多的患者必将能得到挽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价值。方法2007年8月~2011年8月56例外伤性血气胸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VATS组(n=21)和开胸组(n=35),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VATS组手术时间(95±15)min显著短于开胸组(133±25)min(t=-6.304,P=0.000),术中出血量(230±95)ml显著少于开胸组(426±150)ml(t=-5.366,P=0.000),术后疼痛评分(4.5±0.5)分显著低于开胸组(7.5±0.5)分(t=-21.737,P=0.000),术后引流时间(2.5±0.5)d显著短于开胸组(4.5±1.0)d(t=-8.526,P=0.000),术后引流量(380±150)ml显著少于开胸组(510±213)ml(t=-2.452,P=0.017),住院时间(12.5±3.0)d显著短于开胸组(16.5±5.5)d(t=-3.063,P=0.003)。VATS组术后第1、3、5天血清CRP浓度显著低于开胸组[(56.5±12.3)mg/L vs.(69.7±16.8)mg/L,t=-3.128,P=0.003;(41.9±15.7)mg/L vs.(56.9±15.6)mg/L,t=-3.475,P=0.001;(26.8±10.4)mg/L vs.(39.6±11.2)mg/L,t=-4.250,P=0.000]。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33.3%(7/21)vs.34.3%(12/35),χ2=0.005,P=0.942]。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VATS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开腹胆囊切除术(OC)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遇有肝外胆管及血管的解剖变异、局部的病理改变,以及术者技术等因素,术中可能发生胆管损伤。胆管损伤若能及时、正确、谨慎地处理,可以获得良好预后,若未能及时发现和可靠的修复,将导致严重后果。本文总结作者所在医院1988年初至1999年初医源性胆管损伤28例的临床资料,着重探讨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4.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及防治水平。方法 回顾近12年医源性胆管损伤28例,分析早期诊断,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发现5例胆管损伤立即修复,均治愈。术后发现的胆管损伤则采用不同的方法及早处理。对胆漏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3-6个月后现再作胆道重建术;对胆管梗阻不伴感染,6例1周内行胆道重建术,术后1-4年内均发生吻合口狭窄,9例3-4周后9胆管扩张≥1.5cm)行胆道重建,随访2-4年,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 术后直视下仔细操作,解剖清楚,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胆管损伤应根据损伤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及时处理。胆管梗阻无感染,待胆管扩张≥1.5cm时,再作重建术,可避免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肋骨三维CT联合超声定位分区域钛板内固定法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总结杭州市富阳区第一医院胸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手术治疗的38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其中19例为定位组,采用肋骨三维CT联合超声定位分区域钛板内固定法,定位后分区域(一般选择2~4处邻近的需手术处理的骨折部位为1个区域)做精准的小切口,不同区域的切口采用不同方法游离筋膜以及肌肉组织;另外19例为传统组,采用传统的后外侧切口钛板内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每个区域肋骨骨折部位探查固定的时间、术中胸壁是否放置引流管,以及术后疼痛评分。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胸廓形状恢复正常,反常呼吸消失。随访至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显示内固定牢固,骨折断端骨性愈合,无严重并发症。与传统组比较,虽然手术固定材料相同,但定位组手术切口长度变小(P<0.01)、探查固定肋骨骨折断端的时间变短、胸壁不需放置引流管(P<0.01)、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1)。 结论肋骨三维CT联合超声定位分区域钛板内固定法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简单方便,缩短了手术切口和手术时间,胸壁不需放置引流,减轻术后疼痛,可以在肋骨骨折手术中选用。  相似文献   
6.
姜正科  俞晓军  冯侃  郑武俊 《浙江医学》2011,33(5):673-674,68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按治疗方法将11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VATS组98例(予VATS治疗)和开胸组20例(予开胸手术治疗)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VATS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VATS组与开胸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VATS和开胸手术在疗效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VATS在恢复指标方面(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引流、住院时间、并发症)均优于开胸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俞晓军  姜正科  冯侃  郑武俊  陆勇  鲍斌  张世 《浙江医学》2017,39(23):2150-2151
目的探讨胸廓成型术在多发肋骨骨折致连枷胸救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5例多发肋骨骨折致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接受胸廓成型术45例,行呼吸机内固定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手术组在术后气管插管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均优于保守组(均P<0.01)。结论胸廓成型术可用于多发肋骨骨折致连枷胸的治疗,疗效优于呼吸机内固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