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醋氯芬酸联合康复治疗在胫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疗效以及其对肢体功能、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术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醋氯芬酸干预,8周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VAS评分、骨代谢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后8周膝关节Harris(78.94±6.73)分、髋关节HSS评分(90.52±8.71)分、BI评分(81.74±8.43)分及ROM(95.33±7.59)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Harris(64.34±5.97)分、髋关节HSS评分(79.67±7.92)分、BI评分(73.23±8.09)分及ROM(75.45±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4、6、8周的VAS评分分别为(5.41±0.34)分、(4.12±0.28)分、(3.55±0.24)分及(2.69±0.2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89±0.41)分、(5.75±0.34)分、(5.12±0.33)分及(4.12±0.26)分(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5.84±0.61)%、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154.31±12.49)μg/L及骨钙素(BGP)水平(4.38±0.61)μg/L均高于对照组骨代谢BALP水平(4.62±0.46)%、PICP水平(121.59±9.61)μg/L及BGP水平(3.23±0.56)μg/L(P0.05);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0.32±0.09)μg/L低于对照组(0.48±0.10)μg/L(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感染、膝关节僵硬、骨折不愈及血栓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氯芬酸联合康复治疗胫骨骨折能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骨代谢指标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一个新的手术方法,在手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时,能有开阔的视野;能安全、彻底、有效地处理椎管内病变组织;不损伤主要韧带群;棘突椎板保持完整;保证脊柱稳定性;防止椎管内粘连。采取断骨不断韧带或少断韧带的方法,将病变区域的棘突椎板连接块整体取出,处理椎管内病变后整体回植。手术后患者腰椎管内病变解除,体征消失,拍X线片及CT显示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后骨连接良好,较术前无向前移位,无明显骨痂形成,未引起骨性椎管狭窄。通过本术式在三例手术中的应用,能较好的体现出在设计本术式时所要达到的标准;手术方法简单、安全,与传统术式用时相近;手术适应症较广泛。  相似文献   
3.
大部分棘突椎板截骨原位再植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新术式,避免腰部椎板咬除,术后恢复腰椎管后部骨性结构及椎管的完整性,预防远期腰椎不稳及瘢痕组织形成对硬膜囊的压迫,方法:采用截骨不断韧带的方法,将棘突椎板块取下,以下位棘突的棘间,棘上韧带为轴,将棘突椎板块牵向一侧,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后,将棘突椎板块原位再回植。结果:全部患者随方13个月-3年,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2%,X线平片及CT检查示棘突椎板块均原位骨性愈合,结论:该术式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合并症少,可有效地预防医源性腰椎不稳定及新的压迫形成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腰椎后路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术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术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腰椎后路手术中.根据病变范围,应用自制的椎板限制性骨刀切取棘突椎板连接块,处理完椎管内病变后再将棘突椎板连接块原位回植,应用此术式治疗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并根据JOA标准进行功能评定。术前JOA评分8~16分,平均123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5min,出血量平均400ml,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4~24个月,平均9.2个月,术后JOA评分25~29分,平均26.9分。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后均达到解剖复位,影像学动态观察无移位,无明显骨痂形成,未引起骨性椎管狭窄。50例术后平均3个月时达到骨性愈合.1例椎间隙感染,1例椎间盘突出复发,再次行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术时证实椎管内及椎管外粘连较轻.对二次手术没有造成困难。结论:腰椎后路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术手术视野开阔,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后有利于脊柱的完整性与稳定性,防止了椎管内外组织的互通粘连。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并指畸形是手畸形中发病率较高的畸形,仅次于多指畸形为第二位。被认为是遗传缺陷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当胚胎发生7~8周时,由于指间部间叶细胞生理性坏死减少而引起手指分化局部停顿所致。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加和患儿父母亲对此疾病日益重视,在功能和外观上,对修复的要求愈来愈高。为避免给患儿造成身心发育障碍,多要求在早期实施手术。但由于儿童手部解剖结构较细小,不易辨认,手术中需要设计皮瓣或皮片移植等,操作较困难,而且儿童合作性差,不能配合术后治疗,术后也不易固定,所以常常在临床治疗上出现很多并发症。我们总结1997年5月~2005年5月51例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患儿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并指畸形治疗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并指畸形是手畸形中发病率较高的畸形,仅次于多指畸形为第二位.被认为是遗传缺陷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当胚胎发生7~8周时,由于指间部间叶细胞生理性坏死减少而引起手指分化局部停顿所致[1,2].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加和患儿父母亲对此疾病日益重视,在功能和外观上,对修复的要求愈来愈高.为避免给患儿造成身心发育障碍,多要求在早期实施手术.但由于儿童手部解剖结构较细小,不易辨认,手术中需要设计皮瓣或皮片移植等,操作较困难,而且儿童合作性差,不能配合术后治疗,术后也不易固定,所以常常在临床治疗上出现很多并发症[3].我们总结1997年5月~2005年5月51例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患儿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内侧锁定解剖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肱骨远端内侧锁定解剖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8例。结果按照AO/ASIF分型标准:C1型7例,C2型10例,C3型1例。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8.9个月。肘关节功能按Morrey功能评定标准: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0例。结论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肱骨远端内侧锁定解剖板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和能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交通事故及工伤的增加,膝关节周围的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日益增多,复杂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至今仍是骨科难题。笔者总结了本院自2004年1月—  相似文献   
9.
随着交通事故的快速增加,股骨远端骨折呈日益增多且愈来愈复杂的趋势.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治疗至今仍是骨科难题,其治疗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而其中合并髌骨骨折的患者在保护膝关节功能方面更是困难.我们总结了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采用Hybrid支架技术治疗的4例合并髌骨骨折的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并分析术中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超英  陈佳  寇献彬  冀原  李建刚  王劲风 《天津医药》2005,33(6):375-376,i002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一多发骨折,传统的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良好的对位和稳定的固定。进而造成桡腕及桡尺关节骨性关节炎。近年来随着内外固定技术的提高和广大医生对提高复位质量和疗效的重视,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得到明显效果。2002年-2004年我院按A0原则分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取单纯克氏针内固定、支撑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及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32例桡骨远端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