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安氏II类错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与钟摆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两种方法对颅颌面硬软组织的影响有何不同。方法:将30例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远移上颌磨牙。测量上下齿槽座点到翼上颌裂平面的距离,前颅底平面与下颌平面的夹角,眶耳平面与下颌平面的夹角,上齿槽缘点到颏下点的距离,前牙覆盖的大小,上下唇凸点至美容线的距离,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下齿槽座点到翼上颌裂平面的距离以及下唇凸点至美容线的距离,两种方法没有统计学差别,其他测量项目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顺利地将上颌磨牙远移至合适的位置,但两者相比较,种植体的支抗更强,未对颅颌面硬软组织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下颌骨性前突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的心身症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下颌骨性前突患者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的心身症状变化。方法:对12例下颌骨性前突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SCI,90(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测查,评估患者心身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在F4(抑郁)、F5(焦虑)、F6(敌对)症状因子分较术前有下降。治疗后患者P(精神质)量表分下降,E(内外向)量表分升高。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有了积极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未萌尖牙和双尖牙总冠宽预测值表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适合乌鲁木齐汉族青少年未萌尖牙双尖牙总冠宽可信的预测表。方法:按Morrees方法用数显式游标卡尺测量了144例恒牙列期汉族正常He青少年石膏模型上第一恒磨牙间所有牙的近远中宽度,利用这些数据研究计算下颌切牙总冠宽与上下颌单侧尖牙双尖牙近远中宽度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形成适合乌鲁木齐汉族青少年未萌尖牙双尖牙的预测表,男性:(1)上颌Y=15.0519 0.3402X(X6为下颌切牙总冠宽,r=0.4151,Sy.x=0.99056),(2)下颌Y=13.9728 0.3579X(r=0.4501,Sy.x=0.8625)。女性:(1)上颌Y=13.3693 0.3925X(r=0.4264,Sy.x=1.0305),(2)下颌Y=13.9223 0.3433X(r=0.3585,Sy.x=1.1068)。结论:所建立的预测表对于乌鲁木齐汉族青少年更适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12例骨性Ⅲ类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17个软硬组织标志点的变化进行测量统计学分析,评估患者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上颌各软硬组织标志点向前移位,而下颌均向后移位.结论: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侧貌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维吾尔族患涎腺恶性肿瘤13例、涎腺多形性腺瘤11例及涎腺非肿瘤组织10例的p185蛋白及p16蛋白的表达及变化,探讨抑癌基因p16(表达产物为p16蛋白)、原癌基因C-erbB-2)表达产物为p185蛋白)在新疆维吾尔族涎腺肿瘤患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病理生物学特征间关系及临床意义,为涎腺恶性肿瘤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本研究得出:(1)免疫组化法检测p185及p16蛋白的表达,可对良、恶性病变从分子水平进行评估,并可作为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涎腺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指标;(2)p185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良性病变的恶性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汉族青少年正畸治疗客观需要量的调查,从而为口腔卫生资源的合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制取562名11~19岁汉族青少年的石膏模型,应用牙科美学指数(DAI)确定正畸治疗的需要量.结果男性DAI分值为35.21±11.28,女性DAI分值为35.54±10.87,男女性别无差异(P>0.05).根据DAI分值分类,正畸治疗需要量构成比为56.73%(男性)和58.89%(女性).结论①乌鲁木齐汉族青少年需要正畸治疗者较多,需提高患者的治疗意识,加强乌鲁木齐地区的牙病防治工作;②牙科美学指数是一种可信、可重复的错牙合流行病学指数,有利于确定正畸需要量,建议推广使用,但DAI存在内在固有的不足,应用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学生错牙合畸形患病情况 ,分析常见错牙合畸形患病规律。方法 随机抽取 562名 1 1~ 1 9岁汉族青少年按Angle及毛燮均分类法进行分类 ,以个别正常 牙合和错牙合分类为标准。结果 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男生为 73 .82 % ,女生为 65 .51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为拥挤、深覆盖、个别牙错位 ,患病率分别为 2 0 .46 %、1 6 .38%、9.0 7%。错牙合患者中安格分类以一类最多 (61 .1 3 % ) ,四类最少 (0 .77% )。有正畸治疗史者少见。结论 乌鲁木齐市汉族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者较多 ,应尽快早期防治并增强患者正畸意识。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族是我国新疆少数民族之一,本研究旨在研究和探讨其牙颌、颅面形态特征,分析其与汉族间差异,以期补充中国不同民族中哈萨克族青少年的正常(牙合)资料,为口腔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诊断和矫治以及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39例正畸患者治疗中的疼痛与功能障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放置镍钛丝后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年龄、性别、牙列拥挤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9例患者正畸治疗中的疼痛与功能障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疼痛发生时间为治疗后45min—15.75h不等.高峰期为24—48h.3d后显著减轻,进食障碍高峰期为24—48h;说话障碍高峰期在24h内,3d后均显著减轻。正畸疼痛与性别、牙列拥挤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16岁以上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13一16岁组与13岁以下组(P<0.05).而后两组之间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畸治疗放置首根镍钛丝后,患者均产生短期疼痛与功能障碍。其疼痛与性别、牙列拥挤程度无关,年龄大者疼痛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Ⅱ类骨型患者的颅面形态特征。方法:应用电子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系统,对50例新疆地区汉族青少年Ⅱ类骨型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新疆地区汉族青少年Ⅱ类骨型患者从错牙台机制角度、矢状向可分为4类,垂直向可分为3类。矢状向发育不调以上颌正常下颌后缩型最多见(40%),上颌前突下颌正常型居其次(28%)。Ⅱ类骨型患者中60%存在垂直向发育不调;上颌正常下颌后缩型以垂直发育过度为主;上颌前突下颌正常型以垂直发育不足为主。结论:在临床矫治时,应结合多项头影测量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的机制设计不同的矫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