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右胸、腹两切口结肠代食管术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市210009)倪庆增冯纯伟刘建良在食管癌的外科治疗中,结肠代食管的术式已被广泛应用,手术途径和方式比较多,但经右胸、腹两切口做结肠代食管、结肠-食管右胸内吻合手术,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食管颈部吻合器在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新制颈部吻合器替代食管胃颈部手工缝合。方法用颈部吻合器对112例胸段和颈段食管癌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85例左后外侧切口和左颈二切口;27行例右前外侧切口、左颈及腹部正中切口。结果112例使用颈部吻合器完成,吻合全部一次成功。并发症喉返神经麻痹3例,气胸4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胃瘘1例.纱布钉人吻合口1例,上述并发症主要与早期使用缺少经验操作不当所致。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亦无手术死亡。结论颈部吻合器性能基本可靠.在临床使用可简化颈部手工缝合的操作过程,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外科治疗肺癌138例的症状、诊断、病理和随诊结果。此组手术死亡率低,切除率高,5年生存率达中上水平。指出早期诊断、掌握手术指征、酌情决定手术切除范围和发展外科辅助疗法,对进一步提高疗效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纤维支气管镜是提高肺癌诊断率的重要检查方法。本文227例肺部肿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肺癌的直接所见率为72.45%,病变好发部位在两上叶(57.05%),以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率较高(96.79%),依此为中央型肺癌拟定合理的手术方式.特别是为肺叶、支气管袖状切除吻合术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肺癌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总结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肺癌的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22年间对4061人次进行检查,759例拟诊为肺癌。中央型肺癌655例(86.3%),周围型104例(13.7%)。经活检和/或刷检获取病理、细胞学诊断649例(85.5%)。镜下肉眼分型:增生型397例(52.3%),浸润型238例(31.4%),外压型101例(13.3%)。肿瘤与支气管粘膜的生长关系可初步了解它的病理类型,粘膜皱襞的变化可了解肿瘤不同的浸润形式。肿瘤呈管壁浸润及周围型病灶建议先刷检后活检。表达气管、主支气管受侵范围以计数软骨环较为正确、方便。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为外科手术切除术式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食管颈部吻合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8年我们在常州市新能源医卫器材总厂的配合下,在WGW-A型弯管形吻合器的基础上,共同研制出专门用于颈部吻合的颈部吻合器(图1)。至2000年2月应用该吻合器对33例胸段食管癌行颈部吻合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147例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倪庆增,周鑫官,蒋向民,魏林法,吴听齐,张庆震,吴维继我院胸外科自1970年~1992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共147例,病理共分6大类,以神经源性肿瘤居第一位,诊断准确率为93.6%,误...  相似文献   
8.
自1977—1980年对103例中晚期贲门癌随机分甲乙两组,甲组贲门癌切除加脾切,乙组仅作贲门癌切除。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范围、临床分期、术中发现淋巴结转移等,基本相同。甲组51例,5年以上存活率为21.6%,乙组52例,5年以上存活率28.8%,两组生存对比结果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我们认为脾切除后对肿瘤免疫功能并无影响,也不会导致其生存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24例隆凸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1980-1994年24例隆凸,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病人手术治疗经验,方法,行气管、主支气管袖状切除对端合术17例,隆凸切除重建术6例,气管纵行开窗刮除肿瘤减压术1例。结论:隆凸及气管手术比较复杂,手术难度大,但严和掌握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术式及麻醉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Ⅲ期肺癌外科治疗生存率及手术适应证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70年~1987年外科治疗248例Ⅲ期肺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20.6%。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如下:(1)P-TNM分期:Ⅲa和Ⅲb期预后差别明显,5年生存率分别为24.6%和9.2%。Ⅲa期中T_3N_0M_0预后最佳,Ⅲb期中仅T_4N_0M_0预后较好,T_4N_2M_0,T_(3~4)N_3M_0无术后生存3年者。(2)N_2转移的水平,有1组N_2转移的预后明显优于2组以上N_2转移者。(3)病理类型:Ⅲa中非小细胞癌预后优于小细胞癌,Ⅲb中仅鳞癌预后较好。(4)切除术式:Ⅲa根治性切除病例的预后优于姑息性切除者,但Ⅲb中两者生存率相近。(5)综合治疗对预后可能有益。作者建议对T_3N_(0~1)M_0,T_(1~2)N_2M_0和T_4N_(0~1)M_0(鳞癌)采取积极手术治疗。对T_3N_2M_0和Ⅲa期中的小细胞癌手术治疗应慎重。对T_4N_2M_0和Ⅲb期中的腺癌不宜手术,仅在为避免单纯探查或其他疗法无效时,作为姑息性切除的最宽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