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单孔和多孔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对肛肠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单孔组40例,采用单孔腹腔镜辅助TaTME治疗;多孔组44例,采用传统多孔腹腔镜辅助TaTME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指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 结果(1)单孔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均显著优于多孔组(P<0.05)。(2)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5 d的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高压区长度(HPZ)均显著降低,而直肠静息压(RRP)、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值(AIR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孔组术后15 d的ARP、MSP、MTV、HPZ的水平显著低于单孔组(P<0.05),而RRP、AIRT水平则显著高于单孔组(P<0.05)。(3)手术前单孔组与多孔组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C反应蛋白(CRP)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的相关血清炎性因子等水平均出现显著上升(P<0.05),其中多孔组患者的血清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单孔组患者(P<0.05)。 结论与传统多孔腹腔镜相比,单孔腹腔镜辅助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对患者的肛肠动力学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更小,可以明显改善手术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郭冬  许文敏  倪卫娟 《中外医疗》2016,(19):159-160
目的:通过对于社区干预护理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作用及效果分析,为其发病率、死亡率的降低,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100例社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护理,观察其生活方式,在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100例患者中,经过社区干预护理,其吸烟、饮酒、高脂饮食、运动、体重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理情绪变化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干预护理,针对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来说,对于其生活方式、作用效果,是有明显的变化的,但是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不太明显,说明该方法是值的推广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门区淋巴结清扫保脾术治疗胃癌的入路选择,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比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腹腔镜下脾门区淋巴结清扫保脾术治疗的7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左侧入路组39例,胰后入路组32例。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完成。手术相关指标、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等数据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左侧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胰后入路组(均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胰后入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左侧入路清扫淋巴结数目更多,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均较短,手术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倪卫娟 《时尚育儿》2016,(2):157-157
探讨老年患者留置胃管主要护理问题及防范对策。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内科住院留置胃管的2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相关的病例资料。本组20例老年患者男性15例,占75%,女性5例,占25%。患者主要疾病是脑卒中后遗症12例、帕金森后遗症3例、急性脑出血2例,周围神经病变3例。20例患者均无留置胃管经历,出现紧张。焦虑等恐惧心理,患者自行拔管6例,引流不畅、胃管阻塞5例,鼻咽部黏膜机械性损伤4例,胃管滑脱5例。针对不同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详细评估,选择合适的胃管、给予心理干预、选择插管时机、插管时采取右侧卧位、延长插管深度及妥善固定等措施后,能有效地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