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外侧融合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后外侧融合对预防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短节段固定失败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本组6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A组30例均为我院收治患者,B组30例均为外院手术来我院复查的患者。A组行短节段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后外侧融合术;B组仅行短节段内固定,未植骨融合。平均随访16个月,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Cobb角、伤椎后凸角及矢状面指数(SI),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下腰痛评分法(low back outcome score,LBOS)。结果 手术前、后两组间Cobb角、伤椎后凸角、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Cobb角、伤椎后凸角、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BOS评分A组的优良率为73%(22/30),B组仅为43%(13/30)。结论 后外侧融合是降低内固定失败、减少纠正丢失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只行内固定而不做植骨融合明显增高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不恰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婴幼儿期背部烫伤所致青少年瘢痕挛缩性脊柱侧弯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 1997年8月~2003年6月共诊治各类儿童及青少年脊柱侧弯7000余例,其中仅有2例为瘢痕挛缩性脊柱侧弯,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盆倾斜。1例先行皮肤扩张、背部瘢痕切除、皮瓣转移术,再行脊柱侧弯前路TSRH矫形内固定术。另1例先行背部瘢痕切除、脊柱侧弯前路松解手术,Halo-股骨牵引50d后再行后路TSRH矫形内固定加胸廓成形术。结果 2例患儿术后外观畸形明显改善,侧弯矫正率分别为91.0%和55.0%,躯干变直,骨盆水平,伤口愈合良好。经3~4个月随访,无明显矫正丢失。结论 婴幼儿期烫伤所致背部严重瘢痕,可在青少年生长发育期诱发瘢痕挛缩性脊柱侧弯,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均与典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有所不同。这一类型脊柱侧弯手术方案的制定必须遵循个体化、特异性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骨盆冠状面参数骶骨-股骨头-耻骨角(sacro-femoral-pubic angle,SFP)用于计算中国汉族成人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的可行性。方法:本组研究对象为37例中国汉族正常成人(男16例,女21例),平均年龄32.6岁(18~55岁),分为A组(男性,16例)和B组(女性,21例)。均有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包含骨盆和髋臼),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均能清晰显示脊柱和骨盆骨性标志。通过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PT、SFP和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采用SPSS 16.0软件对PT和SFP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作SFP和PT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37例正常中国汉族成人中,平均SFP为69.6°±5.5°(57.8°~77.2°),平均PT为9.8°±5.5°(2.3°~22.6°),平均SS为31.1°±10.1°(22.1°~46.7°)。SFP和PT有显著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824(P<0.001)。通过线性回归分析,PT可以通过简化公式进行计算:PT=78-SFP,在±4.5°范围内,公式预测能力为78.4%。A组的SFP与PT相关性及公式预测能力比B组更好(A组:r=0.856,预测能力81.3%;B组:r=0.738,预测能力76.2%)。结论:在中国汉族成人中,当侧位X线片上股骨头显示不清,准确测量PT较困难时,可以通过公式用冠状面SFP角来计算矢状面PT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部位骨密度(BMD)测量精确性。方法对27例AS均行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BMD,测定并记录腰椎、股骨颈和桡骨远端BMDZ值。记录患者病程,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A组(早期组,病程〈10年)和B组(晚期组,病程≥10年)。结果A、B组腰椎BMDZ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与桡骨远端BMDZ值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腰椎BMD更低,更能反映患者的低骨量状况;B组腰椎BMD增高,股骨颈BMD更能反映患者的低骨量状况。结论在早期AS患者中。腰椎BMD具有更好的精确性,更能准确反映其低骨量状态;但在晚期AS患者,腰椎BMD精确性降低,股骨颈BMD更能准确地反映其低骨量状态。  相似文献   
5.
Antares前路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Antares前路脊柱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其生物力学特性、设计上的革新性以及操作中的便易性.方法2003年1月~2003年8月,对3例胸腰段骨折行前路减压、植骨及Antares系统内固定手术,其中2例患者伴有神经损伤.术前胸腰段后凸畸形平均为22.7°.结果所有患者随访9~13个月.2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一级以上恢复.后凸畸形矫正率为64%,矫正丢失率平均仅为1.3°,随访时植骨块均已融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Antares脊柱系统是一套用于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较理想的前路内固定系统,其结构强硬,操作简便灵活,在设计上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6.
我公司始建于1958年,历经30余年建设,目前已成为化肥、氯碱、电石、制药、冶铝等工业的综合性企业。以前由于设备陈旧,曾有一段时期工业卫生条件较差,1987年曾被化工部列为“七五”期间工业卫生限期治理单位。通过努力,我公司从一个原先工业卫生工作比较落后的单位发展到近几年有长足进步,1990年被化工部评为全国工业卫生先进集体。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各级管理机构我们把工业卫生工作视为现代化企业管  相似文献   
7.
鼻泪管逆行植管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慢性泪囊炎及单纯鼻泪管阻塞的新术式。我们采用一种新型义管,其膨大球头嵌于鼻泪管内口上可牢固固定义管,免去额部及鼻腔外的固定线。故优于单纯硅胶管植管。自1993年初以来共收治力例40眼,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7例患者中男11例11眼,女26例29眼,年龄最大55a,最/J‘19a,平均30~40a。发病时间,最长10a,最短4mo。根据临床检查,泪道冲洗和探通,40眼中单纯鼻泪管阻塞21眼,合并有慢性泪囊炎19眼。作其它义管植入,挂线后复发4眼,泪级鼻腔吻合术后仍溢泪1眼,作两…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57岁.因"右侧胸背部疼痛伴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1周"于2008年7月3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9d前搬运重物数小时后出现右侧腰背部疼痛,疼痛较剧.存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软组织挫伤,给予对症治疗,患者感觉疼痛好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病例术前病例讨论对于制定最终手术方案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07年10月1日入院待手术的脊柱侧凸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和影像学资料,并由其主治医生制定初步手术方案(包括诊断、手术入路、上下融合节段、是否行主胸弯选择性融合、手术次数),随后科内集体讨论制定最终手术方案,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的差异.[结果]至2008年2月29日共收集143例患者,特发性脊柱侧凸83例,先天性脊柱侧凸29例,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26例,其他类型脊柱侧凸5例.平均年龄16.1岁(2~49岁),平均主弯Cobb's角56.9°(15°~115°).讨论后最终手术方案改变的有46例(占总数的32.2%),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占38例.手术入路改变1例,上融合节段改变19例,下融合节段改变29例,是否行主胸弯选择性融合改变1例.用性别、年龄、Cobb's角大小、弯型、主治医生经验等分析影响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方案制定的因素,发现年龄小于20岁、Cobb's角70°以下、胸弯型的病例手术方案制定的难度更大.[结论]术前集体讨论改变了部分脊柱侧凸病例的手术方案并且有助于制定更完善的脊柱侧凸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内固定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在手术复位减压同时采用植骨或钛网及前路颈椎钛板固定,解决创伤后颈椎不稳、防止植骨块移位或塌陷、维持颈椎高度与生理前凸和序列关系,以及提高融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自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或钛网及前路颈椎钛板固定治疗25例下颈椎骨折伴不全瘫的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