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球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脑水肿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半球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脑水肿的CT和临床的变化。方法 对75例患者术后临床和CT进行不同时间观察。结果 术后一周内86.6%的患者意识障碍和瘫痪减轻,第二周、第三周病情进一步好转,有部分病人因脱水剂减量致头痛、呕吐、瘫痪和意识障碍加重,经脱水调整等治疗后好转,病情的完全稳定需4周后。CT检查:中线结构移位术后第一周平均6mm,第二周9mm,第三周6mm,第四周2mm,4周后大部分中线恢复正常。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可缓解局部压力,但脑水肿过程不可避免,大多持续2周~3周后好转、需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急性期微弹簧圈栓塞和手术夹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血管内治疗组和手术夹闭组;比较2组1个月内病死率和3个月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血管内治疗组79例,死亡3例,手术夹闭组43例,死亡5例,血管内治疗组与手术夹闭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86,P>0.05)。存活患者发病后3个月Barthel指数作生活量表(ADL )评分,血管内治疗组ADL I级68例,手术夹闭组29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4,P<0.05)。结论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急性期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可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之间开颅夹闭术治疗的50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为手术组和同期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的50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为介入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组和介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复发率低于介入组的复发率,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介入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对于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给予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术治疗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临床中可以依据医师操作的熟练度和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合理地选取.  相似文献   
4.
基底节区出血是脑出血最多见的一种类型,而其中亮核出血最多,约占脑血的ed%「’]。因此正确判断壳核出血的预后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院lops年1月至1998年10月神经内科壳核出血中58例住院治疗症状加重患者报道与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对例,女25例,年龄42岁一80岁,平均年龄63.8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对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5例,脑梗死10例,脑出血5例,食道癌术后1例,慢支肺气肿4例,吸烟史20例,饮酒史25例。均为急性起病,因情绪激动、过度兴奋、剧烈活动、用力排便而诱发兀例,余无明显诱因。从发病…  相似文献   
5.
颞叶癫癎3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叶癫癎是癫癎中较为常见的类型,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和部分医生的认识不足,常易误诊。我院1998年4月~2002年4月共收治颞叶癫痫45例,曾在外院误诊36例,误诊率达80%。本文回顾分析颞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儿童特发性枕叶癫痫11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特发性枕叶癫痫临床较少见 ,现将我院自 1998年 4月~ 2 0 0 1年 2月收集的 11例患者临床与脑电图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6例 ,年龄 2~ 17岁 ,平均 8岁。病程 3天~ 10个月 ,平均 2 .3个月。出生时均为顺产 ,无外伤史 ,家族史、既往史均无特殊。1.2 临床表现 阵挛发作 10例 (其中 3例为一侧肢体阵挛 ) ,发作时意识丧失 9例 ,有视觉症状 3例 (持续 30秒~ 1分钟 ,其中 1例表现为视物变大、视物变形 ;1例眼前光点 ;1例眼前为彩色的火球 ) ,情感性发作 1例 (表现发作性哭叫 ) ,发作后头痛 3例 (表现为枕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颅内动脉瘤电解脱铂金圈 (EDPC)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 ,探讨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1999年 2月至 2 0 0 4年 7月用EDP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5 8例。其中 5 6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病例 ,术前Hunt&Hess氏分级 :Ⅰ级 36例 ,Ⅱ级 12例 ,Ⅳ~Ⅴ级 8例。本组 5 8例 6 0个动脉瘤 ,均采用EDPC治疗。放置铂金圈过程中及解脱后及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以了解动脉瘤腔栓塞情况。结果  5 8例中 ,前循环动脉瘤 5 1例 ,后循环动脉瘤 7例。多发性动脉瘤 3例。 5 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 6 0枚动脉瘤 ,5 8枚动脉瘤栓塞成功 ,2枚因载瘤动脉严重痉挛失败 ,手术成功率为 96 .6 %。按动脉瘤的填塞程度分为 :完全填塞 4 4 (75 .9% )例 ;不完全填塞 12 (2 0 .7% )例。本组非血栓性并发症发生率 6 .9% ,1例因EDPC疝入载瘤动脉发生偏瘫。无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栓塞并发症 ,本组无死亡病例。本组 4 1例患者经 1~ 4年随访 ,无SAH再复发病例。结论 EDPC栓塞治疗动脉瘤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其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现对我院2002-01~2005-08收治的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发作性睡病患者大脑葡萄糖代谢研究还未见报道。作者运用统计参数图分析^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检查发作性睡病患者大脑葡萄糖代谢与正常人是否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临床观察并分析丁咯地尔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有效的使用该药提供依据。方法观察丁咯地尔静脉用药的住院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判断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关系并计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006年8月至2009年7月共入选病例1010例,出现不良反应者5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346%。不良反应包括胃肠反应、过敏反应、低血压、椎体外系反应、失眠、胸痛、发热、排尿困难。结论静脉用丁咯地尔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少数患者会出现累及多个系统的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