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组BPH100例,年龄45~86岁,平均66.4岁。病程6月~20年,平均4.9年,按ROUS标准:Ⅰ度增生4例,Ⅱ度增生30例,Ⅲ度增生35例,Ⅳ度增生21例。术前留置导尿管10例。并发高血压12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偏瘫)4例,冠心病14例,慢支肺气肿10例,糖尿病6例,最大尿流率平均为5.8ml/s,平均尿流率为4.6ml/s,残余尿平均为78ml。  相似文献   
2.
中药配合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前列腺电汽化术疗效,拓宽其应用范围。方法:采用中药列息胶囊 加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60例,并设单纯电汽化组6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 察口服列息胶囊系列,可提高患者机体应激能力,增强对手术耐受性,减少术中 术后出血并发症,减轻术后膀胱痉挛,缩短尿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1998年开始对前列腺增生症患在经尿道电切汽化同时服用中药列息胶囊,以提高患的机体的应激能力,增加对手术的耐受性,减轻合并症,促进机体康复,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 al Head,ANFH)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年1月-2013年3月接收诊治的112例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治疗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用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可下地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术后可下地活动时间短于B组,B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即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整体治疗效果较好,经X线检查,坏死关节假体位置无位移、错位现象,未出现较严重感染,比较结果用统计学软进行处理。结论:临床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治疗老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较好疗效,全髋关节置换术从长远上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性分析最恰当治疗方式,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采用PLIF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年,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及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系统(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及植骨融合率.结果 本组80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120±43)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0±80) ml,术后引流量平均(58±1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2±3)d.术后6个月及1年的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降低(P<0.05),JOA评分较术前增高(P<0.05).随访1年后优良率为90.0%,腰椎间植骨融合率为96.7%.结论 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椎体高度及侧弯角度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33例采用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治疗为A组,30例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为B组,观察两组术前、术后、随访1年时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脊髓神经恢复及局部疼痛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均满1年,平均14.5个月.术后5d,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时,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固定取出后A组Cobb角矫正度丢失更明显.随访显示,A组植骨融合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时两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局部疼痛方面优于A组.结论 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在植骨融合、脊柱矫正度维持及局部疼痛方面较跨伤椎固定有明显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8.
活血化瘀法配前列安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1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刚  何福平  李敏  黄俊刚  杨鹏  申红伟 《陕西中医》2007,28(10):1351-135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中药内服配合栓剂直肠给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活血化瘀法(桃仁、红花、泽兰、丹参、青皮、川楝子、王不留行等)组方加减配合前列安栓直肠给药治疗本病160例。结果:总有效率87%。提示:本方法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