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CK)19在肝癌细胞系不同细胞亚群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法将肝癌细胞分成边缘群(SP)及非边缘群(Non-SP)2个细胞亚群,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CK19在2个不同肝癌亚群中的表达变化及含量.结果:SP细胞仅占细胞总体的1.8%,SP细胞CK19表达高于Non-SP细胞(P<0.01).结论:CK19在肝癌细胞中表达有差异,强阳性多数分布在SP细胞亚群中,进一步证实了肿瘤的异质性,同时说明SP细胞具有双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普外肿瘤病人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相关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8年9月-2010年9月实施的638例肿瘤病人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638例肿瘤病人,有61例发生SSI,占9.6%。单因素分析显示SSI与手术类别、手术时间、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切口类型、术前白蛋白水平、手术方式及ASA分级有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白蛋白水平、切口类型及ASA分级是诱发普外肿瘤病人SSI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切口类型、术前白蛋白水平以及ASA分级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以上高危因素及早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减少普外肿瘤病人SSI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外肿瘤病人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相关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8年9月-2010年9月实施的638例肿瘤病人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638例肿瘤病人,有61例发生SSI,占9.6%。单因素分析显示SSI与手术类别、手术时间、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切口类型、术前白蛋白水平、手术方式及ASA分级有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白蛋白水平、切口类型及ASA分级是诱发普外肿瘤病人SSI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切口类型、术前白蛋白水平以及ASA分级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以上高危因素及早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减少普外肿瘤病人SSI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2002年5月~2004年5月共收治内痔25例,其中嵌顿性内痔13例。我们用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热湿敷治疗嵌顿性内痔10例,与单纯使用硫酸镁热湿敷治疗的3例比较,发现联用利多卡因后能明显缩短病程、减轻患痛苦,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维度优质护理对行微创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围术期患者机体恢复情况、情绪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行微创保胆取石术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围术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维度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PQ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两组的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肾上腺素(AD)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消化系统疾病生存质量指数量表(GLQ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维度优质护理可促进行微创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围术期患者机体恢复,还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应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早期腹腔内注射利多卡因止痛对腹部创伤急性腹膜炎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单纯创伤组和利多卡因处理组,手术制作由锐器伤引起的胆囊破裂和肠内容物流入腹腔而形成的较为严重的腹膜炎和开放性腹部损伤模型。单纯创伤组腹腔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处理组腹腔内注射利多卡因,测定2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介质的浓度。结果创伤后2组实验兔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NF-α均有升高,同一时间点利多卡因处理组各观察指标平均值均小于单纯创伤组,其中术后5 h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 h、3 h、5 h TNF-α浓度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利多卡因处理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NF-α浓度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结论早期腹腔内注射利多卡因止痛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改善患者全身状态,有利于促进炎症的好转。  相似文献   
7.
wortmanni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wortmannin预处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SAP组(P组)和SAP+wortmannin组(PW组),每组18只。除C组以生理盐水代牛磺胆酸钠外,另两组逆行胆胰管注射50g/L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3,6,12h检测血清中TNF-α,ALT,AST水平及肝组织中NF-κB活性,观察肝组织及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P组血清中TNF-α,ALT,AST水平及肝组织中NF-κB活性(积分灰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1);胰腺、肝组织病理损伤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加重。PW组较C组各项指标均升高,但较P组明显降低(P<0.01);且胰腺、肝组织病理损伤亦较P组减轻。结论 wortmannin预处理对SAP大鼠胰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NF-κB的活化、减少TNF-α等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现状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行制定的自编问卷收集该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8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19.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找出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为23.81%。病理切缘残留阳性、术前焦虑情绪、术前抑郁情绪、血管侵犯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肿瘤分化程度高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复发保护因素。结论原发性肝癌复发率较高,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腹部损伤的诊断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手术中有20%是腹部损伤,腹部损伤致死主要是由脓毒症或大出血所致,但大部分死亡是可以预防的.对严重的腹部损伤要及时全面地评估. 腹部损伤的诊断,无论平时或战时应首先确定有无腹部内脏损伤,有内脏损伤应优先处理.在交通事故、战争时的枪弹与弹片火器伤时常有多发伤,伤情甚重,应对每个重伤员作包括腹部的系统检查,诊断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各种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短波和音频电治疗对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TNF-α在增生性瘢痕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两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伤口愈合12个月后的增生性瘢痕24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超短波与音频电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于瘢痕处取材,同时于未治疗组瘢痕处取材,另取10例正常瘢痕组织的石蜡切片为对照组,利用TNF-α、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对三组瘢痕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与未治疗组比较,治疗组瘢痕组织恢复良好,TNF-α阳性细胞的百分比较高.结论:超短波和音频电治疗可以升高患者瘢痕组织的TNF-α阳性细胞百分比,促进瘢痕组织的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