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肠瘘患者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肠瘘患者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细菌菌谱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1年4月收治的使用腔静脉导管进行全肠外营养(TPN)的肠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肠瘘患者,共进行了358次腔静脉置管,腔静脉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的有88次(24.6%),腔静脉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6.9±13.0)d。88次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尖端共培养出95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4株,占56.8%;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5株,占36.8%;真菌6株,占6.4%。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临床表现,有16例患者更换了抗生素,4例改用抗真菌药物,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对于肠瘘患者,腔静脉感染仍是实施静脉营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胰肾联合移植手术(SPK)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所有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相似,SPK术后患者面临两大问题:一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二是感染。由于SPK患者术前已经罹患糖尿病,术后又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因而感染在目前仍是造成移植物丧失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4.
Gardner综合征     
Gardner综合征(Gardner's syndrome,GS)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milial denomatous polyposis,FAP)中的一种较罕见症候群,伴有结肠外病变。目前国内对GS尤其是外科治疗报道较少。我们连续收治了4例GS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克罗恩病并发肠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并发肠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978至2004年收治的62例CD并发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肠外瘘68例次,其中多发瘘6例次;肠内瘘8例次。肠瘘以末端回肠瘘(27例次)和回结肠吻合口瘘(21例次)为主。手术方式主要为回结肠吻合口拆除重建(26例次)和回盲部切除回结肠吻合(14例次)。首次肠瘘、术后服用免疫药物者复发率15.4%,明显低于未服药患者(34.8%);复发时间为(40±17)个月,明显长于不服药组的(8±3)个月;两组比较,P<0.01。结论CD合并的肠瘘以肠外瘘为主。主要手术方法为瘘口切除与肠吻合术。术后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可降低CD合并肠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肠外瘘患者人体组成改善作用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肠外瘘患者人体组成的改善作用。方法30例肠外瘘患者分成两组各15例,分别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TPN)或全肠内营养支持(TEN),观察10d前后患者人体组成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结果10d后所有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与体细胞群(BCM)显著改善,而TEN组患者10d前后BCM增加幅度更明显,分别为(27.5±0.8)kg和(29.0±0.6)kg,Day10与Day0相比,P<0.01。两组患者总体水(TBW)与细胞内水(ICW)均增加,尤其ICW,Day10与Day0相比,TEN组P<0.01;TPN组P<0.05。血清IGF-1在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显著上升,TEN组增加幅度更明显,Day0为(175.0±32.9)ng/ml,Day10为(255.5±34.1)ng/ml,与Day0比较,P<0.01;与TPN组比较,P<0.05。IGF-1的变化与BCM的改善显著正相关(r2=0.16,P<0.05)。结论营养支持治疗能显著改善肠外瘘患者的体细胞群,纠正细胞内、外水的异常分布,而EN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导管包括外周静脉导管、非隧道式或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CVC)、肺动脉导管、动脉导管和体内置入式输液泵。前瞻性研究显示,外周静脉导管留置的感染率最低(<1%);经皮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短暂留置的导管感染率约为3%~5%;用于血液透析的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最高,约为10%。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是危重患者病情恶化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严重腹腔感染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重腹腔感染(SIAI)是指合并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的腹腔感染。严重腹腔感染多发生于消化道穿孔、破裂和肠吻合口破裂合并的继发性腹膜炎,也可出现在原发与继发性腹膜炎治疗失败后的复发性腹膜炎或持续性腹膜炎,即第三型腹膜炎。在处理严重腹腔感染时,应在腹腔感染发生的早期积极复苏并及时处理感染源,并及时预见和治疗医院获得性感染如通气相关肺炎(VAP)、导管败血症等并发症,以防机体受到二次或多次连续打击。严重腹腔感染持续时间较久时,还应防治各种因素包括长期卧床合并的营养、代谢并发症与免疫抑制。针对严重腹腔感染治疗与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8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51例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均为肿瘤切除后盆腔、腹腔接受放射治疗所致,从放疗结束到肠梗阻症状出现的时间为(11.9±22.6)个月。分别采用了保守治疗(方案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抑制消化液分泌、营养支持、灌肠、补液、对症等,对于有感染征象的患者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肠切除吻合术、肠造口术及短路手术。2例患者因肿瘤广泛转移未行有效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因腹腔出血死亡,48例患者得到治愈,治愈率达94.1%。结论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肠管损伤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短肠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总结27例短肠综合征病人康复治疗的经验,介绍短肠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探讨改善短肠病人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代偿的措施。方法短肠康复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促进肠粘膜生长、富含膳食纤维的短肠康复饮食、减轻短肠临床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短肠并发症等措施。1997年1月至2000年7月间共27例短肠患者接受了29次康复治疗,患者平均年龄38.5岁±19.3岁。剩余小肠长度范围15~80cm,平均46.8cm±23.4cm,15例有回盲瓣。从肠切除至接受康复治疗的平均时间为86d±105d。结果治疗后病人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肠道吸收功能有所增强。随访超过2年者8例,4例完全脱离肠外营养,随访时间超过1年者13例,有10例完全脱离肠外营养。结论短肠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短肠病人的营养状况、并能促进肠功能代偿,治疗效果与残留小肠长度、治疗开始的时间和病人年龄有关,及早进行康复治疗能够促进肠功能代偿,减少病人对肠外营养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