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笔者自 1997年 1月~ 1999年 1月采用辨证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 8例 ,疗效满意 ,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和 β -七叶皂甙纳治疗的 5 4例进行对照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5 8例中 ,男 36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 6 5岁 ,最小 2 5岁 ,平均 35岁 ;有外伤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评估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的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t,CST)受损情况。方法运用DTI技术三维重建21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病变侧CST,分析CST受损情况与病侧Brunnstrom上肢评分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之间的关系。结果DTI所显示的CST受损程度与Bmnnstrom上肢评分呈负相关(Rs=-0.83,P〈0.001),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s:0.79,P〈0.001)。结论DTI可直观显示与脑出血病人上肢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的CST受损情况,有助于病情的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垂体瘤卒中的MRI表现,探讨MRI(磁共振成像)对垂体瘤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垂体卒中进行回顾性分析,占同期收治的垂体腺瘤89例病人的20.2%.男性6例,女性12例,年龄25~77岁.18例行MRI检查,均为平扫 增强.结果 18例均为垂体大腺瘤合并出血和(或)坏死.18例行MRI检查者,其中12例表现为T1WI,T2WI偏心不规则片状高信号影, 4例T1WI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内见散在小点、片状高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出血合并坏死有2例,表现为T1WI高低混合信号,有分隔,有液平,T2WI高信号,境界清,肿瘤内坏死2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出血坏死区无强化.临床手术及病理表明17例瘤内均见出血,其中12例为陈旧性出血,4例为新鲜出血,2例囊变伴出血,2例为肿瘤内坏死.病理学18例均为嫌色细胞瘤.结论 MRI结合临床表现对垂体瘤卒中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信号的表现与病人的起病特点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的CT表现,病灶均位于腹膜后大血管周围,其中有9例为单发病灶,1例表现为多发病灶,7例病灶直径大于5cm,增强后肿瘤均呈明显强化,病灶内部密度不均,10例病灶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低密度坏死灶,表明病灶的位置,强化程度及肿瘤的非均质性均有助于腹膜后化感瘤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肠粘液腺癌的CT表现,提高术前诊断。方法比较分析30例结肠粘液腺癌的CT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 30例患者均有异常CT征象,其中表现为肠壁增厚的有19例,肠腔内肿块5例,肠腔外肿块6例,周围系膜增厚的有25例,20例病灶出现低密度囊性灶。结论肠壁增厚,囊性低密度灶及肠外系膜增厚是结肠粘液腺癌的主要CT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经颅多谱勒(TCD)动态检测兔血栓栓塞模型大脑中动脉(MCA)的微栓子信号(MES),观察栓子的负荷量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即A组含3—5个栓子,B组含6-10个栓子,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自体动脉血微栓子建立兔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同时TCD监测MES。栓塞后6h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及兔脑组织病理观察。结果A、B组TCD均监测到MES;B组MRI的T1WI、T2WI及病理观察见梗死灶,而A组仅在弥散加权成像(DWI)见可疑小缺血灶。结论TCD实时、动态观察微栓子信号,能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为临床及早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纤维束成像技术预测针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三维重建2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央前回手结区域的皮质脊髓束(CST)纤维,分析在不同CST受损情况下,针灸康复治疗前后患者NHISS评分以及Brunnstrom手分级评分的变化差异.结果 CST未受损患者康复治疗后NHI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Brunnstrom手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T部分断裂患者康复治疗后两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CST完全断裂患者康复治疗前后两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纤维束成像技术能直观显示中央前回手结相关CST纤维受损情况,对于CST部分断裂的患者来讲,针灸能明显改善手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10.
付志辉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11):676-677,689
采用中医药辩证治疗手术野感染SSI13例,全部治愈,作者对SSI的定义、影响因素,抗生素对SSI的适应症,中医药治疗SSI的机理及其预防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