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肝门部胆管成形空肠袢皮下埋置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效果,笔者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采用肝门部胆管成形空肠袢皮下埋置术治疗23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手术成功;对2例结石复发患者利用纤维胆道镜通过皮下埋置的空肠袢取石后治愈。本组结果提示本术式系一种理想的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方法,能为手术后结石复发的治疗提供一条方便快捷的通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分析乳腺增生经乳癖消联合三苯氧胺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收治的80例乳腺增生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三苯氧胺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乳癖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雌二醇与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孕酮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雌二醇与黄体生成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孕酮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0%和22.50%,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采用乳癖消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减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包扎方式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采用不同引流包扎方式的效果分析.方法对6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采取"双管引流 持续负压吸引",与同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取传统的"单管引流 加压包扎",进行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分析比较.结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双管引流 持续负压吸引"组和"单管引流 加压包扎"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9.1%、70.6%,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1.5%和14.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双管引流 持续负压吸引"能明显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较"单管引流 加压包扎"有更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部的手术操作对老年大鼠学习认知能力的影响和海马CA1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以及石杉碱甲干预的结果.方法 20月龄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麻醉组(A组)、手术组(O组)和石杉碱甲组(Hup组),Hup组手术前给予石杉碱甲灌胃3周,3周后O组与Hup组行脾切除术.术后1、3、7 d进行水迷宫测试,术后7 d取脑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海马CA1区ChAT的表达. 结果术后1 d进行水迷宫测试,与C组比较,A组、O组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均延长(P<0.05);术后3 d,与C组比较,O组、Hup组潜伏期和游泳距离进一步延长,而Hup组与O组比较,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均缩短(P<0.05);术后7 d,O组与C组比较,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延长程度缩小.术后7 d,与C组、Hup组比较,O组的平台象限停滞时间百分比以及在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游泳距离百分比均减小(P<0.05).术后7 d,O组海马CA1区ChAT阳性细胞数较C组和Hup组增多(P<0.05).结论 老年大鼠脾切除术后早期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POCD),海马CA1区ChAT表达上调, 预先给予石杉碱甲0.15 mg/kg(连续3周)可以改善 POC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6.
报告2例Castleman病患者,并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发病、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对Castleman病进行讨论.结果表明Castleman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手段多样.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药源性癫痫4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癫痫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5‰,每年发病率约为35/10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癫痫的特征为在病程中有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功能失常.根据异常放电神经元的部位和放电扩散范围不同,临床上出现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及自主神经等不同障碍,或兼而有之.据我们统计在用药后因药物本身的作用或药物相互作用所致的药源性癫痫(medicine sourceepilepsy,MSE)在癫痫发作患者中约占10%~15%.MSE只要做到病人不擅自用药或医生在用药时注意到药物的安全性就可以减少MSE的发病人数.总结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省信阳县医院自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符合临床诊断为MSE 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由于铬化合物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1982年我们对某家用电器厂的铬酐污染做了卫生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一)污染源调查 该厂原系轻工机械厂,于1975年7月开始生产电熨斗,至1979年11月平均每年生产消耗铬酐675kg,但实际每年生产的成品只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4岁。因“左侧腰腹部疼痛5h”入院。患者于5h前突发左侧腰腹部剧烈疼痛,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伴尿频尿痛及血尿,尿中可见血块。近期无头痛头晕,无发热。外科查体:左侧腹外侧区和髂区腹肌紧张,压痛无反跳痛,于左侧下腹部可触及包块,不可推动。左侧肋脊角叩击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S)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C-反应蛋白(CRP)基因中rs1130864位点与IS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8例IS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史的门诊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2组受试者rs1130864位点的基因型;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IS的危险因素. 结果 病例组中男性患者比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和家族脑卒中史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1130864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显性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隐性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及rs1130864的隐性模型(TT+CT)是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及rsl 130864的隐性模型(TT+CT)是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