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5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用PHA和LPS诱导猪脾和淋巴结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 RNA,利用 RT-PCR技术克隆猪IL-6的cDNA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测序结果及同源性分析表明,已扩增到 IL-6 基因,大小约为669 bp,含有1个63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12个氨基酸,其中前28个氨基酸为信号肽,且碱基序列在不同种属动物间差别较大。分组诱导表明,LPS效果更佳,PHA和 LPS联合诱导能使更多的IL-6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2.
利用RTPCR技术,从植物凝集素(PHA)、脂多糖(LPS)诱导的猪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中成功地克隆了IL2、IL4、IFNα1基因,诱导后第6~24h细胞因子转录基因量最丰富;诱导剂LPS和PHA联合使用的效果优于LPS或PHA单独使用的诱导效果。序列测定与分析表明,克隆的IL2、IL4和IFNα1基因与相应的参考序列的同源性分别是98.5%、99.0%和97.6%。  相似文献   
3.
剖检甘南州的藏系绵羊60只,共检获寄生蠕虫12科17属23种,寄生蠕虫的优势属为奥斯特线虫、细颈线虫和同盘吸虫。在一年内每个月剖检5只绵羊,检查胃肠道寄生线虫的成虫和第四期幼虫,证明当地寄生线虫的优势属为奥斯特线虫、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其中奥斯特线虫幼虫的寄生高峰期是8~10月,9月份为最高峰,成虫的寄生高峰期是7~9月,7月份为最高峰;细颈线虫幼虫几乎全年持续感染,高峰期在10月至次年5月,1月为最高峰,成虫全年都寄生,高峰期在12月至次年1月,1月份为最高峰;马歇尔线虫全年寄生都比较低,幼虫在9月份较高,成虫在1月份较高。  相似文献   
4.
在普通级实验动物饲养过程中,体内外寄生虫是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体外寄生虫,不但造成实验动物被毛脱落、皮肤结痂、溃疡,且继发感染其它疾病甚至死亡,更严重的是干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目前,控制体外寄生虫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针对猪带绦虫六钩蚴(TSO)45W-4BX抗原的杂交瘤细胞株,用IPTG对TS045W-4BX的重组质粒pGEX-4BX进行了诱导表达,并采用Sepharose-4B层析技术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运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别对其纯度和活性进行了检测.分别用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已纯化的猪带绦虫TS045W-4BX重组抗原,随后用其分别免疫BALB/c小鼠3次,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呈阳性.之后,再进行加强免疫,取免疫小鼠脾细胞和SP2/0细胞进行融合,经TS045W-4BX抗原和GST抗原双系统间接ELISA筛选,最终获得了18株抗TS045W-4BX抗原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有限稀释法对其中的4株进行5次亚克隆,最终获取了4株稳定分泌针对TS045W-4BX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金标试纸条法鉴定其抗体亚类均属于IgG1类,轻链为κ型.  相似文献   
6.
依据CpG基序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 ,人工设计合成了硫代修饰的多种CpGODN序列 ,通过兔、小鼠和猪体进行了与铝胶、2 0 6佐剂和蜂胶佐剂的配伍和比较试验 ,用ELISA法测定加单一佐剂或联合佐剂组疫苗诱导的抗猪囊尾蚴病的抗体含量 (IgG或IgG2a)和效价 ,用MT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法测定刺激指数 ,进一步证实了CpG基序的种类、数量和空间结构以及与其他佐剂联合对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 ,CpG基序以 1个TpC的 5′端开始 ,紧接着 3个GTCGTT基序 ,基序与基序之间由TpT或T分隔 ,在兔、小鼠和猪都能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特别是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牦牛β-干扰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取经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培养的牦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牦牛IFN-β基因,经PCR和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再克隆到pGEX-4T-1质粒载体中,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可表达约41 ku的牦牛IFN-β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牦牛IFN-β基因ORF为498 bp,与乳牛IFN-β参考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8.6%,与猪、马、猫、人IFN-β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72.5%、68.9%、66.1%和63.5%,而与狗、鼠、鸡等动物的同源性均不超过25%;分子遗传进化树分析也表明,牦牛与乳牛IFN-β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鼠、狗、鸡等的亲缘关系较远,说明IFN-β基因有种属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奥斯特线虫(Ostertagia spp·)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优势属寄生性线虫之一。国外已对奥斯特线虫的流行病学特别是种群生态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相应属、种的数学模型,来预测寄生性线虫在外生期和内生期的发育和存活规律,并以此作为控制和预防寄生虫病的科学依据。奥斯特线虫虫卵和第三期幼虫越冬试验,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尚缺乏详细而系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牛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技术,从被刺激诱导的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克隆了牛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全长基因,并将CXCR4基因和CXCR4基因N端1~126 bp(CXCR4~(42aa))片段分别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命名为pGEX-4T-1-CXCR4、pGEX-4T-1-CXCR4~(42aa).获得重组菌株后,采用不同的IPTG浓度、不同诱导时间、不同温度和不同培养基等组合诱导表达这两种重组菌,其中pGEX-4T-1-CX-CR4~(42aa)重组菌获得了表达,并在37℃、IPTG浓度为0.8 mmol/L、诱导6 h时表达量最大,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5%,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而pGEX-4T-1-CXCR4重组菌未表达出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10.
以阿苯达唑为主料,选择药用淀粉、十八酸、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作为辅料或疏性剂,以一定比例配制并压制成缓释药片,组装成以弹簧作为动力装置的控释塑囊。经实验室及野外扩大试验证实,该塑囊不仅能100%驱除羊胃肠道线虫,而且能预防再感染达90d以上。与普通阿苯达唑片剂相比,一次用药的药效持续期延长2个月以上,在甘肃环县实施的以控释和缓释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模式研究中,每只羊能提高经济效益分别达30.75元和25.50元,完全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