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内镜检查(胶囊内镜和双囊内镜)现已逐渐普及应用。日本《大肠癌诊治规约》中,已将肠易激综合征(IBS)诊断标准按RomeⅢ标准进行修订。采用NBI、AFI和IRI等特殊光的内镜装置中NBI已经上市。内镜治疗适应证显示出扩大趋势。ESD已逐渐引入大肠疾病的治疗。研发出用于大肠的胶囊内镜在欧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关于炎症性肠疾病及大肠癌的化学疗法,已有报道称分子靶向药有效。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最前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既为人类“最早的威胁”,亦是“最后的敌人”。目前主要的病毒性感染性疾病是禽流感、HIV感染和肝炎,已造成巨大的生命与经济损失。随着治疗技术和疫苗预防的进步,已取得显著的成效并有可能扩展达到防癌的目标。一、流感病毒的最新动向1·禽流感全球流行现状谷口清洲2003年  相似文献   
3.
即使在食管胃结合部(EGJ),只要保持良好的视野,尽力减少出血和穿孔,也可安全完成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本文就30例EGJ病变治验例探讨E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病变“一总”切除率达97%(29/30例),全例均可作出详细的病理学评价。偶发症中无发生后出血者,1例发生穿.:ILK作保守治疗取得改善。目前对于EGJ癌的病理学评价尚无定论,宜在准确病理学评价基础上预测其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以此制订治疗方针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肝活检)是NASH诊断所必需的检查,但其标准尚待完善。本文对肝活检的适应证标准进行探讨,使临床医生更好运用以便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日本脑炎病毒(JEV)感染 构成感染发病的必要条件为病毒的体内移行,此乃由于病毒侵入门户(外周途径)有异于发病部位(中枢)之故。亦即,通过媒介蚊[JEV属于节肢动物媒介性病毒(arthropod-borne virus)]叮咬而侵入的JEV进入到附近组织或淋巴结增殖之后,便随血液移行脑内。血液中存在病毒的状态称做病毒血症。到达脑内的病毒通过血脑屏障而感染神经细胞和相关细胞。  相似文献   
6.
一、药物性肝损害的免疫学机制 在药物导致肝损害上,必须要有下列3个条件:①免疫系统药物致敏、激活;②向肝细胞及胆管细胞等肝内细胞表面递呈药物相关抗原(肽);③发生以肝为中心的免疫反应。在这方面,Liu等(Clin.Liver Dis.,6:467-486,2002)已有极好的研究成果。由于药物多系小分子量物质,它本身很难成为抗原。药物或其中间代谢产物(半抗原)同某种蛋白(载体蛋白)相结合才能获得抗原性。在这一新分子形成过程中。必须先由细胞内细胞色素P450(CYP)等加以代谢而使之激活。  相似文献   
7.
“动物源性感染性疾病”系指传染源和/或传播媒介为野生或圈养动物(包括兽类、畜类及鸟类等)的感染性疾病,多名以“人兽共患病”。其实,家畜和宠物不是野兽,鸟类更不属兽,故冠名欠实。“动物源性疾病”一词易误解为仅指传染源为动物的疾病,涵盖不全。“自然疫源性疾病”系以“自然疫源地学说”为依据的术语,广义适用,但依本义则对包括家畜家禽仍嫌费解。人和其它动物以及微生物都是“地球村”的“居民”。在相互依存的生活与进化过程中,关系不断演变,敌友不时转化,有时转益为害,有时变害为利;有的致病微生物毒力由强变弱,有的则由弱变强,还有的可能从无变有。研究如何将这种转化诱导变为有益于人,或于易感生物与寄生微生物彼此互利,必然是人类现实迫切而又长远艰巨的任务。候鸟飞禽扩大了疫区的范围,现代交通工具缩短了人员和物产的流动时间。这一局面,无疑增加了我们对此类疾病进行监测控制的困难。因此,加深对动物源性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提高对其监控策略措施的贯彻力度,是当前紧迫的课题。本专辑选译自《日本臨》杂志2005年第63卷第12期,“動物由ウイルス感染症”专辑,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姚桢教授审校。  相似文献   
8.
9.
1.诊断与疗效评价可先用B超筛检,对有病变(肿块)显示再用功率多普勒、彩色多普勒确认有无流入肿瘤的血流。第3代超声造影剂可能评价更为微细的血流,并能用于造影声像下经皮治疗。  相似文献   
10.
NASH的影像学资料尚需积累。目前影像学诊断的作用在于脂肪化的定量评价与对纤维化进程的动态监测。影像学诊断技术作为非侵袭性检诊手段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