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转开腹手术或临床保守治疗后CT或IVP等复查随访等方法证实的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19例。结果输尿管中下段和(或)膀胱后壁多发鼠咬状缺损、或输尿管下端中断、膀胱后壁破损形成尿漏共13例;乙状结肠、空、回肠壁肿胀、缺损、局部肿胀增厚或破口,并见肠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积液和前腹壁或肝缘散在分布气泡影或弧线透亮影3例;腹腔镜构件遗留物1例;单侧或双侧膈下等、高密度新月形或线状影等膈下积血8例;子宫旁等、高密度血肿1例;19例均合并腹腔积液;部分病例上述征象合并存在。结论多层螺旋CT是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检查手段。其中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三维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对泌尿系损伤和异物的诊断、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肠破裂的诊断分别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身播散性隐球菌病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临床证实的全身播散性隐球菌病患者的胸部、腹部及头颅CT表现。结果:胸部CT表现为双肺野网状阴影及弥漫性粟粒状微结节影;腹部CT表现为肝脾肿大、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及腹膜后肿块;头颅CT表现为片状低密度灶(隐球菌性脑炎),结节灶(隐球菌性肉芽肿)及脑膜增厚、弥漫性脑膜增强及进行性脑积水(隐球菌性脑膜炎)。结论:隐球菌病CT表现复杂,形式多样,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对钝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4月至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并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16例钝性创伤性膈肌破裂病人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右侧膈肌破裂13例,左侧膈肌破裂3例,未见双侧膈肌同时破裂病例。结果钝性膈肌破裂的征象包括膈肌不连续6例,部分膈肌不能辨认4例,膈肌增厚4例,腹腔脏器疝入胸腔10例,狭颈征5例,内脏坠落征9例,肋膈窦闭塞征6例,同时出现的胸腹腔积血4例,无上述阳性CT征象2例。结论钝性膈肌损伤临床表现隐匿,除非发生膈疝,影像表现不典型。正确认识膈肌破裂CT征象,是提高膈肌破裂CT诊断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胃癌术后患者112例,共行PET/CT检查150例次,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分析法(SUVave),病灶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及临床随访确诊,随访时间半年以上。结果:112例患者中,16例存在肿瘤复发和转移,PET/CT诊断残胃复发的灵敏度为81.2%,特异性100%,准确性97.3%。复发病灶SUVave为4.4±1.2,吻合口炎性病灶SUVave为2.6±0.5,两者差异显著(t=3.9370,P=0.0005)。PET/CT诊断胃癌术后肿瘤转移的灵敏度94.1%、特异性96.7%和准确性95.5%。26例行两次以上PET/CT检查,第一次PET/CT检查发现复发或转移15例,经放化疗后6例PET显像示病情好转,随访6个月至2年患者均存活;9例治疗后PET显像示病情无明显变化或者出现新病灶,患者存活时间为3个月至1年。结论:18F-FDG PET/CT在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并在监测胃癌术后复发放化疗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SCT诊断退变性腰椎滑脱(DLS)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DIS组患者及5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小关节退变情况、小关节角、小关节对称度、小关节积气及小关节形态等指标进行多层螺旋CT测量。结果66例DLS患者均有Ⅰ~Ⅱ度的椎体前滑脱,相应的椎体小关节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和对照组CT资料对比分析,DLS组小关节角明显偏向矢状位,小关节不对称率偏高,小关节积气明显,线形小关节多见,且差异显著。结论MSCT能提供详尽的腰椎形态学及密度方面的改变.具有良好的空间及密度分辨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位胰岛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胰岛细胞瘤的影像资料,6例均行MSCT动态增强双期扫描,其中功能性胰岛素瘤2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结果:本组6例共7个肿瘤,多发1例,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及十二指肠降段浆膜下;5例单发,其中胃大弯1例,脾门2例,腹膜后2例。肿瘤呈膨胀性生长5例,其中圆形及类圆形1例,不规则分叶状2例,巨大肿块2例;另1例呈弥漫性结节形。MSCT平扫肿瘤为等密度,5例密度不均匀,伴有坏死或囊变区;增强扫描肿瘤呈中度以上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强化。淋巴结转移4例,其中脾门2例,大网膜及肠系膜根部各1例。所有病例胰腺均无肿大及异常强化肿块影,肿瘤与胰腺间有薄层脂肪间隙存在。结论:异位胰岛细胞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双期扫描对异位胰岛细胞瘤术前定位及其良、恶性的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老年无症状吸烟者肺部HR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吸烟者的肺部高分辨CT(HRCT)表现并与非吸烟老年肺进行对比,以便提高吸烟对肺部损害的认识。方法对38例老年无症状吸烟者及63例非吸烟正常老年人的肺部HRCT表现进行配对分析。结果老年无症状吸烟者异常肺部HRCT表现明显高于非吸烟正常老年人(r=26.255,P〈0.001),主要异常改变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肺气肿(18138)、肺实质微结节(21/38)、空气潴留(11/38)、支气管壁增厚扩张(13/38)、小叶间隔增厚(8/38)及磨玻璃影(6/38)。结论吸烟对人体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没有临床症状,但吸烟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是不容忽视的,HRCT是早期显示X线及常规CT无法显示的肺损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多层螺旋CT对锐器穿通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并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22例急性创伤性锐器穿通伤膈肌破裂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右侧膈肌破裂7例,左侧膈肌破裂15例,未见双侧膈肌同时破裂病例。结果锐器穿通性膈肌破裂的征象包括膈肌不连续(裂口征)9例,弹道征8例,膈肌增厚8例,腹腔脏器疝入胸腔7例,狭颈征2例,内脏坠落征6例,肋膈窦闭塞征3例,同时出现的胸腹腔积血7例,无上述阳性CT征象3例。结论穿通性膈肌破裂CT征象较隐匿,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相结合,是提高膈肌破裂CT诊断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正常胰腺不同部位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行中上腹部CT增强检查而胰腺正常的病例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胰腺头部、体部以及尾部感兴趣区层面进行CT灌注扫描,对采集的影像数据使用相关灌注软件进行计算,并对灌注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正常胰腺的头部、体部以及尾部的灌注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胰腺的头部、体部以及尾部的CT灌注参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的CT特征及其扫描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的轴位CT特征及其扫描方法。方法对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18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的轴位平扫CT特征有:蒙面征、双侧肾实质交替增厚(肾盂肾盏偏位)征、同层双肾盂征、双肾蒂征、输尿管异位征及膀胱囊中囊征象;轴位增强CT特征有:完全或不完全双输尿管征及内髓质征。结论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具有一定的CT特征,合理应用扫描参数,特别是<5 mm的薄层扫描是显示该畸形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