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式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p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登记研究的国际现状,并对IMN登记研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对纳入文献的关键信息如文献发表时间、研究开展地区、承担单位、研究设计、研究目的、样本量等进行梳理,并对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2篇,意大利文文献1篇。IMN登记研究设计以回顾性队列研究为主,研究内容涵盖IMN患病率、无创性诊断、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远期预后和并发症等。【结论】 目前IMN登记研究数量较少,研究设计的提升空间较大。未来期望能建立中医药治疗IMN的患者登记平台,以期可规范采集和多角度分析IMN中医临床信息,开展包含证候等中医因素的IMN预后研究,探索中医用药规律和安全性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文献分析的方式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p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登记研究的国际现状,并对IMN登记研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对纳入文献的关键信息如文献发表时间、研究开展地区、承担单位、研究设计、研究目的、样本量等进行梳理,并对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2篇,意大利文文献1篇。IMN登记研究设计以回顾性队列研究为主,研究内容涵盖IMN患病率、无创性诊断、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远期预后和并发症等。【结论】目前IMN登记研究数量较少,研究设计的提升空间较大。未来期望能建立中医药治疗IMN的患者登记平台,以期可规范采集和多角度分析IMN中医临床信息,开展包含证候等中医因素的IMN预后研究,探索中医用药规律和安全性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临床资料完整.原发于咽淋巴环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B细胞来源占68.4%(13/19),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有11例。T细胞来源占31.6%(6/19)。6例腭扁桃体淋巴瘤表现为扁桃体窝内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向咽腔内突出生长。6例鼻咽淋巴瘤和7例咽侧壁淋巴瘤均表现为咽腔内弥漫生长的软组织肿块,病变范围较大,无颅底和周围结构侵犯。淋巴瘤密度均匀,呈轻中度强化,无坏死和囊变,肿块与周围界限清楚,19例淋巴瘤中有12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CT能清楚显示咽淋巴环淋巴瘤的位置、形态及范围,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周围组织的侵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对椎旁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病变累及范围在T1~T12的顽固性PHN(带状疱疹后疼痛持续大于3个月且VAS大于7分)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妥乐平+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椎旁阻滞组(激素组)及神经妥乐平椎旁阻滞组(非激素组)(每组40例).分别每2周行1次椎旁阻滞治疗,每位患者连续治疗4次,观察患者每次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疗程结束时.发痛发作频率及副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每次治疗后疼痛较前一次均有明显缓解(P<0.05),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疼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部分爆发痛缓解明显,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两组间比较,无论是各时间节点疼痛缓解还是爆发痛发作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椎旁阻滞时加入糖皮质激素治疗PHN疗效并不优于不加糖皮质激素阻滞.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NTP)椎旁阻滞和静脉给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疼痛科诊治的胸背部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52~86岁,ASAⅠ或Ⅱ级,疼痛数字评分(NRS)7分、病程1个月。随机分为椎旁组和静脉组,每组40例。分别予以椎旁神经阻滞复合NTP椎旁连续给药(45ml NTP+195ml 0.9%氯化钠配泵,2ml/h)和静脉给药(每日静滴相同剂量NTP)。于治疗前、治疗后3h、出院时及出院后采用NR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在治疗前后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估睡眠改善情况,并观察疗程结束时患者麻木及痛觉过敏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h及出院时两组患者NRS评分明显下降(P0.01)。出院4周随访,椎旁组NRS评分低于静脉组、麻木和痛敏治疗有效率高于静脉组;与治疗前比较,出院后4周两组ISI失眠评分均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椎旁给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优于静脉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鉴别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40例软组织肿瘤患者的CT资料,对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回顾性CT影像分析,并探讨这些征象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8例良性肿瘤和18例恶性肿瘤通过CT征象可以做出正确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结论 CT能明确软组织肿瘤的特征、范围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