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DWI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表现,另选取70例胶质瘤作对照(WHOⅠ~Ⅱ级31例为A组,Ⅲ~Ⅳ级39例为B组),观察及测量肿瘤的T1WI、T2WI、DWI信号、ADC值及强化方式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NSL在T1WI上多呈低信号(23/24),T2WI上多呈高信号(23/24),DWI上多呈明显高信号(11/15),平均ADC值为(0.57±0.14)×10-3 mm2/s,低于对侧正常脑白质;A组及B组胶质瘤在T1WI上多呈低信号(51/70),T2WI上多呈高信号(61/70),DWI上多为低信号(29/70),平均ADC值分别为(1.63±0.48)×10-3和(1.37±0.54)×10-3 mm2/s,高于对侧正常脑白质,PCNSL组与胶质瘤组在DWI信号、ADC值上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增强后PCNSL多呈明显均匀强化(21/24),呈"裂隙样"(16/21)或"团块样"(5/21)。A组胶质瘤强化多不明显,B组胶质瘤多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呈"花环样"。结论:DWI和ADC值对PCNSL与胶质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结合T1WI、T2WI及增强扫描等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MR测量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质量及其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肥厚性心肌(HCM)病患者左心室质量的相关因子.方法 对22例HCM和20名正常志愿者行心脏电影MR及延迟增强扫描,以Segment软件计算左心室功能参数及延迟强化参数,对左心室质量指数与其他参数行单元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HCM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远大于正常人(P均<0.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M患者的最大室壁厚度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相关(β=7.53,P=0.02);在收缩功能保持的HCM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β=3.68,P=0.004)及最大室壁厚度(β=5.16,P=0.008)相关.结论 最大室壁厚度是预测HCM患者各期别左心室质量的有效参数.对于收缩功能保持的HCM患者,估测其左心室质量的最佳参数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和最大室壁厚度.  相似文献   
3.
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①普通髓腔型:X线平片检查6例,表现为溶骨与硬化混合的外观,位于长管状骨者可见骨内膜的扇贝样改变。CT检查8例,7例示膨胀性骨质破坏,5例钙化明显,3例钙化轻微。MR检查9例,T1WI为等、低信号,T2WI 8例呈明显高信号,其中6例可见低信号分隔。②间叶型:X线平片检查2例,1例肿瘤位于骨内,呈轻度膨胀性改变,1例位于骨外,病灶密集钙化。CT检查7例,6例位于骨骼系统外,4例钙化明显,1例钙化局限,1例未见明显钙化。MR检查5例,4例骨外型T2信号特点取决于瘤体内钙化的形态及范围,或呈胡椒面样表现或表现为高信号包绕低信号。③去分化型:CT 检查3例,均示钙化,2例尚可见絮状成骨样改变。MR检查2例,T2WI上均为高低混杂信号。④皮质旁型:X线平片检查2例,1例可见相应部位异常钙化。CT检查3例,均显示分叶状外形的软组织肿块贴近骨皮质,2例见基质轻微钙化。MR检查3例,2例可见髓腔侵犯。增强扫描普通髓腔型及皮质旁型呈边缘及间隔强化,间叶型呈弥漫性强化,去分化型则同时可见边缘强化及弥漫性强化。结论 普通髓腔型软骨肉瘤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钙化特点、信号特征及增强后表现可提示诊断间叶型及去分化型软骨肉瘤。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采用MR延迟增强、T1-mapping技术探讨单倍剂量钆布醇和双倍剂量钆喷酸葡胺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与心肌梗死评估中的价值。方法:54例使用钆喷酸葡胺和44例使用钆布醇增强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MR图像用于数据分析。在MR延迟增强、增强后T1-mapping图像上测量左心室血池、正常心肌、延迟强化心肌的信号强度及T1值,计算左心室血池的信噪比(SNRLV)、延迟强化心肌的信噪比(SNRhyper)、延迟强化心肌和正常心肌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hyper-remote)及T1差值(△T1hyper-remote)、延迟强化心肌和左心室血池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hyper-LV)及T1差值(△T1hyper-LV)。结果:钆布醇SNRLV低于钆喷酸葡胺(P<0.001),钆布醇CNRhyper-LV、T1LV和△T1hyper-LV均高于钆喷酸葡胺(P<0.00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种对比剂的SNRhyper、CNRhyper-remote、T1hyper和△T1hyper-remot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脏MR延迟增强检查时,使用单倍剂量钆布醇可比双倍剂量钆喷酸葡胺更好地评估心肌纤维化与心肌梗死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比钆喷替酸葡钾胺(Gd-DTPA)和自制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USPIO)的MRI增强扫描,研究两者在评价兔VX2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能力.材料与方法 6只兔两侧大腿接种VX2肿瘤,2周后行Gd-DTPA和USPIO-T1WI增强扫描.计算不同扫描序列的最大强化比例(ERmax)、曲线斜率值(Slope)和达峰时间(Tmax),比较不同扫描序列之间的增强参数,并计算其与病理学指标间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果 VX2肿瘤模型成瘤率为100%.行USPIO-T1WI增强扫描后肿瘤组织早期未见明显强化,而后表现为渐进强化.各增强参数在不同扫描序列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增强参数与病理学指标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秩相关系数基本只出现在肿瘤周围;Gd-DTPA的增强参数与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秩相关系数低于USPIO-T1WI增强扫描的秩相关系数. 结论 USPIO-T1WI增强扫描较Gd-DTPA动态增强扫描,能更好的替代病理学指标定量动态监测肿瘤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骨外间叶型软骨肉瘤(EMC)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EMC的影像和病理资料.结果 8例中,下肢4例,前臂1例,躯干2例,右肺1例.CT检查7例,5例瘤体内见弓环状、颗粒状、团块状或不规则条纹状钙化,密集钙化3例,局灶钙化2例.瘤体内未钙化区域的密度低于邻近肌肉组织.MR检查5例,4例周围分布的EMC在T1WI均为等高信号;T2WI均为高低混杂信号,其中2例呈“胡椒面”样表现;1例为高信号包绕低信号.增强后可见弥漫性不均匀强化及钙化区强化.1例中央分布的EMC呈长T1、长T2的分叶状病灶,T2WI上可见低信号间隔,增强后呈结节样强化.结论 EMC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钙化特点、钙化区强化及信号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易损斑块破裂或侵蚀导致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传统影像学手段关注引起管腔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斑块,而忽略了对易损斑块的显示。随着对粥样斑块病理生理学认识的深入,冠状动脉管壁成像及识别易损斑块成为研究热点。基于无创影像学技术识别斑块成分及形态特征、进而评估斑块易损性,有助于临床识别高危患者,预测及预防未来心血管事件,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心肌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和细胞外容积(extracellular volume,ECV)的测量可在活体水平定量心肌的T1值和细胞外间隙的大小,能够无创性评估局限性和弥漫性心肌病变,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T1 mapping和ECV定量的相关MRI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部患者的及颌下区胚胎性癌(EC)MRI及CT表现特征及其MRI的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ECMRI及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例中,颅内4例(鞍区1例,丘脑及松果体区1例,大、小脑半球各1例),CT平扫呈等或等高密度,鞍区及松果体区肿瘤的T1WI及T2WI信号均匀,大脑、小脑半球肿瘤信号不均,在扩散加权成像(DWI)上多呈高信号。另外1例位于颅外颌下区,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块。组织病理学检查,肿瘤细胞明显异型性,呈大片状排列,内可见囊变、出血、坏死。结论颅内不同部位EC影像学表现各有其特点,其MRI表现与病理具有相关性,结合DWI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颅外部位EC其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
MR功能成像观察原发性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心脏MR扫描序列和后处理软件的飞速发展,对心肌病的诊断已不仅仅局限于心脏形态及整体功能的评估,更可详细分析各心肌节段的局部收缩、舒张功能,测定血流量,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与其他检查手段相比,心脏MR具有更高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已成为心肌病检查的金标准。本文就MR功能成像诊断原发性心肌病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