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创伤后脓毒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伤感染所导致的脓毒症及其它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笔者对脓毒症近年来的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介绍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 [P (LA-TMC)] 可吸收性导管用于治疗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以P (LA-TMC) 导管桥接鼠坐骨神经7 m m 缺损, 术后定期分别取导管及周围组织和鼠心、肝、肾标本送检。结果表明: P(LA-TMC) 导管在体内 (长度、内径和外径等) 随时间逐渐降解吸收, 在体内可导致局部炎症反应, 但对局部组织及全身重要器官(心、肝、肾) 无严重损害, 初步证明了P(LA-TMC) 可吸收性导管应用于临床周围神经缺损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白色纤维切断术治疗臂肌挛缩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臀部软组织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对165例臀部软组织挛缩症进行临床回顾性调查,发现86%的病例与臀部的注射相关,白色纤维切断术后,平均随访3.5年,优良率达96%。作者全面复习有关资料,分析并讨论其病因、病理解剖、发病机制,建议采用注射性臀部软组织挛缩症命名此症,同时,据此提出手术治疗该症的新概念即白色纤维切断术。  相似文献   
4.
5.
陈继革 《家庭健康》2010,(10):31-31
亚洲人有近一半是单眼皮,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眦赘皮、低鼻梁。尤其是在我国的南方,很多人不但鼻梁较低,同时还有不同程度的鼻孔较大、鼻头肥厚、漏鼻孔。很多爱美人士都很羡慕欧美人的高挺鼻梁,并纷纷效仿。欧美人的高挺鼻梁真的适合我们吗?  相似文献   
6.
重睑术位居美容外科之首,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重睑术后并发症,也为当今美容外科常见问题,我们几年来先后为重睑术后因故要求恢复单睑者治疗8例,效果满意。1 手术方法1.1 埋线法重睑术后时间较短者(1个月以内),可在触及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证实电磁场刺激能够促进多种骨生长因子的合成与分泌,而某些生长因子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成骨的作用。目的:分析工频电磁场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单一样本、区组设计,观察对比动物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材料:实验于2005-02/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外科实验室完成。①选取清洁级昆明种小鼠20只,作为实验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②电磁场发生器由武汉市海军工程大学研制,能生成场强为0~100mT的连续可调的50Hz正弦波电磁场。③引物均由北京赛百胜生物工程公司合成。方法:①小鼠以颈椎脱臼法处死,取双侧股骨和胫骨,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②不同强度电磁场刺激实验:设立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电磁场0.4,0.8,1.6mT刺激组,每组均取5瓶第2代细胞。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均不给予电磁场刺激,但阳性对照组于传代时加入含成骨性诱导剂(含10-8mol/L地塞米松,10mmol/Lβ-甘油磷酸钠,50mg/LVitaminC)的培养基;电磁场0.4,0.8,1.6mT刺激组在细胞贴壁后分别于0.4,0.8,1.6mT场强中进行电磁场刺激,每天均连续刺激1h,5d后进行指标检测。③相同场强不同作用时间电磁场刺激实验:设立阴性对照组、电磁场1.6mT刺激15,30,60min组,每组均取5瓶第2代细胞。阴性对照组不进行电磁场刺激;电磁场1.6mT刺激15,30,60min组在1.6mT场强条件下每天分别给予15,30,60min的连续电磁场刺激,5d后进行指标检测。④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强度电磁场刺激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②相同场强不同作用时间电磁场刺激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电磁场刺激5d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电磁场0.4,0.8,1.6mT刺激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均<0.01);且电磁场1.6mT刺激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mRNA的表达达到最大值(57.74±0.23)%,电磁场0.4mT刺激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达到最大值(126.20±0.21)%。②电磁场刺激5d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电磁场1.6mT刺激15,30,60min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均<0.01);且电磁场1.6mT刺激60min组两种因子mRNA的表达分别达到最大值(28.06±0.11)%和(75.20±0.16)%。结论:适当强度及作用时间的工频电磁场刺激,能够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严重创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医院创伤外科严重创伤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的发展趋势.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3月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分离所得544株病原菌,分析其种类分布、变迁以及耐药的状况.结果 分离病原菌544株,G-菌占64.2%,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G+菌占35.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混合性感染率为41.0%;严重创伤患者感染病原菌耐药问题严重,碳青酶烯类对G-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万古霉素对G+球菌活性最强.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感染源主要为G-杆菌,病原菌的耐药形式严峻,临床中应合理选用针对性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549例胸部穿透伤的救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部穿透伤近年尤为常见,蒋耀光报告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19.3%猛增到90年代末的40.1%。主要是各种锐器和枪弹致伤。手术率明显高于胸部钝性损伤。现报告我院1990年1月~2002年4月收治的549例患者的诊治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凝血酶敏感蛋-1(TSP-1)、血管肉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判断骨肉瘤患者复发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骨肉瘤手术切除标本的VEGF、TSP-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计数MVD,对上述指标与术后复发转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TSP-1、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77%(20/65)和61.54%(40/65);MVD平均值为(23.68±9.42)/200倍视野;VEGF阳性组的术后复发转移率高于VEGF阴性组(P〈0.05);TSP-1阳性组的术后复发转移率低于TSP-1阴性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MVD和淋巴结状况为判断骨肉瘤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MVD是判断骨肉瘤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具有判断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及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