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arteritis,TA)血管内支架置人术后再狭窄的预测因素及原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2000年1月-2011年8月在本院心内科行血管内支架置人术的50例TA患者纳入研究。分为血管内支架置入无狭窄组和再狭窄组,分别比较两组临床基本资料、血管造影影像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发性大动脉炎支架内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无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较低,置人支架明显较长(P〈0.05);介入术后血管残余狭窄〉20%在再狭窄组中的比例明显升高,且中度狭窄比例高于无狭窄组(P〈0.05)。结论血清HDL—C、支架长度及支架残余狭窄可能是TA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发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STEMI)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分布以及血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特点。方法收集自2009年1月-2010年3月STEMI临床资料,比较早发STEMI患者(男性〈55岁,女性〈65岁)和非早发的STEMI患者(男性〉55岁,女性〉65岁)的传统危险因素、血生化代谢指标及冠脉造影结果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发STEMI组与非早发组比较具有以下临床特点:吸烟(56.8%∶38.0%,P〈0.05)和代谢综合征(55.6%∶33.0%,P〈0.05)的比率较高。早发STEMI组的体重指数(BMI)显著高于非早发组[(25.94±3.15)∶(24.75±3.66)P〈0.05]。早发组以冠脉单支病变为主(58.0%∶31.0%,P〈0.05),以前降支受累为主,而非早发组以三支病变为主(21.0%∶44.0%,P〈0.05)。针对早发STEMI危险因素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代谢综合征和吸烟是早发STEMI的独立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和吸烟的OR值分别是2.54和2.82。结论吸烟和代谢综合征在早发STEM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于存在代谢异常的青中年患者进行减肥和戒烟具有尤其重要的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背景 目前,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的首选方法是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既往研究发现注射用心肌肽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接受PCI的STEMI患者临床疗效有潜在益处.目的 探讨注射用心肌肽在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连续募集2014年7月-2017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一中心心血管内科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3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心肌肽组(n=154)和对照组(n=156).入组的患者在PCI期间至术后3?d分别静脉输注3?mg/(kg·d)的注射用心肌肽或安慰剂(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术后7~30?d使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的变化,术后1个月后行6分钟步行试验量化患者的运动能力,观察PCI前后患者B型脑利钠肽(brain?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肌肽组出院后复查的LVEF显著增加(57.8% ± 12.8%?vs?51.0% ± 12.1%,P<0.001),术后BNP水平显著降低[Md(IQR):?848(732,940)?pg/mL?vs?1150(1038,1245)?pg/mL,P<0.001];此外,心梗恢复期心肌肽组6分钟步行试验的距离增加[(773.7?±?166.2)?m?vs(618.2?±?186.3)?m,P<0.001].结论 注射用心肌肽可以改善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可辅助STEMI患者的PCI治疗.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究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冠心病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DES植入后冠脉造影复查的787例冠心病患者。将患者分为再次血运重建组和对照组。使用SPSS 25.0版本和R软件4.1.3版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再次血运重建组TyG指数和AI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全校正Cox回归模型中,TyG指数和AIP的血运重建事件的风险比(95% CI)分别为1.05(0.76-1.46)和1.47(1.11-1.93)。时间依赖的ROC分析显示,TyG指数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71-0.618,AIP为0.573-0.605,TyG指数与AIP联合的AUC为0.577-0.614。结论:对冠心病PCI后的患者,TyG指数和AIP对再次血运重建事件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体外培养单核细胞表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黏附法分离、提取并纯化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对原代培养的单核细胞分别加入25,50,100mg/L浓度的oxLDL,分别培养12,24,48h,测定单核细胞的uPAR蛋白表达量及uPAR mRNA的水平变化。药物干预组加入含阿托伐他汀(终浓度为5.0μmo/L)和50mg/L的ox-LDL的培养液培养12,24,48h,同样方法测定单核细胞的uPAR蛋白表达量及uPAR mRNA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oxLDL刺激组单核细胞uPAR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升高,并呈剂量依赖关系;oxLDL刺激组单核细胞uPAR mRNA的合成量被显著上调。阿托伐他汀干预组uPAR蛋白的表达水平及uPAR mRNA合成量的刺激效果均被显著抑制。结论 oxLDL刺激单核细胞高表达uPAR是通过转录水平的上调来刺激蛋白质合成增加的;阿托伐他汀对uPAR表达的抑制是通过下调uPAR转录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发心脏游离壁(简称心壁)破裂的诱发因素,为护士进行预见性评估、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某部队医院心内科监护室1993-2010年AMI病例资料4 545例,统计分析诱发心壁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病例共发生心壁破裂44例,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心率持续增快(45.45%)、血压不稳定(22.72%)、心绞痛和急性左心力衰竭(31.81%)、睡眠状态(22.72%)等。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心壁破裂明显高于下壁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结论心率持续增快是并发心壁破裂的主要诱因,而收缩压持续低于90 mmHg(1mmHg=0.133kPa)与收缩压持续高于140mmHg的患者并发心壁破裂的发生率相同;梗死后反复发作心绞痛和急性左心心力衰竭均可诱发心壁破裂;高危人群即使处于睡眠状态也有发生心壁破裂的可能,故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病情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早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由无症状心肌缺血进展为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1 例无心绞痛左冠状动脉闭塞病变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例。结果 1 例无心绞痛左冠状动脉闭塞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症状消失、好转出院。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进展而来的缺血性心肌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知识的创新及创造性应用已成为医学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是参照国际高水平医学教育的标准和要求,新推行的一种长学制医学教育体制。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八年制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与实践,阐述了培养八年制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探索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在冠心病(CAD)不同临床类型患者中的变化及与院内死亡率和其他生化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654例CA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急性心梗组(AMI),测定血尿酸水平及其他生化代谢指标。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包括UAP及AMI组的血尿酸水平较SAP组升高(P〈0.01),院内生存组和院内死亡组高尿酸患者的比率有显著差异(P〈0.01)。UA与C反应蛋白(CRP)及血肌酐(Scr)呈显著正相关(r=0.199,P=0.027;r=0.247,P=0.001)。结论 UA是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对判断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及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的临床、血管影像特征,分析治疗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3例T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A临床表现多样.血管造影示以Ⅰ、Ⅳ和Ⅴ为主,而Ⅱa、Ⅱb、Ⅲ少见;炎症活动评估以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24例接受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14例单用激素;不同药物治疗患者在年龄、ESR、CRP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支架置入、置入术后再狭窄及未支架置入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A患者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ESR和CRP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