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内缺氧对生后幼年大鼠齿状回颗粒细胞及其学习能力的影响和当归的干预.方法 将孕14 d大鼠置于三气培养箱内缺氧,当归组在缺氧前注射当归注射液;缺氧组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但不缺氧;待自然生产,产后30 d各组随机取幼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实验后取脑组织,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水迷宫实验各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搜索时间比较:缺氧组<对照组(P<0.05);缺氧组<当归组(P<0.05);积分光密度(IOD)均数比较:缺氧组<对照组(P<0.05);缺氧组<当归组(P<0.05).结论 宫内缺氧能损伤齿状回颗粒细胞并降低大鼠的记忆能力;当归注射液能减轻宫内缺氧对齿状回颗粒细胞的损伤,增强缺氧大鼠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2.
1910年,Mixter等[1]用丝线固定寰椎后弓和枢椎棘突,开创了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先河.此后,学者们创建了一系列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按入路分为前路技术和后路技术.  相似文献   
3.
1910年,Mixter等[1]用丝线固定寰椎后弓和枢椎棘突,开创了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先河.此后,学者们创建了一系列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按入路分为前路技术和后路技术.  相似文献   
4.
当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此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列为中品。当归喜阴凉湿润气候,多生于高山寒湿的落叶林。在我国主产于甘肃、云南、四川等地。当归味甘平,性温;至今广泛应用于临床,素有“十方九归”之称,“药王”之美誉。当归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景岳全书·本草正》记载: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生肌健骨的功效。现代医学对当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  相似文献   
5.
钟小明  黄海芬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609-1610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现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临床表现为偏瘫侧肩痛,手肿及被动活动时疼痛加剧,严重影响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导致手变形,甚至手的功能全部丧失。因此,我们选择了卒中住院患者236例.对其发病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应用后入路松解复位、直压式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对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7例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损伤部位第5~9胸椎,均为Frankel A级,均伴有双侧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采取后入路松解减压,复位后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并植骨。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4个月,平均7.4个月,1例术后1个月死于脑出血,其余均获骨性融合。Frankel分级无改善。结论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的致伤力强大,脊柱、脊髓损伤严重,多发伤合并率高。后入路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对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风险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经骨密度测定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骨折组(A组)和无骨折对照组(B组)。收集患者一般信息,按照稳态模型评估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根据IR指数进一步将IR患者分为高、中、低IR三个亚组。入院行骨代谢指标血清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β降解产物(β-CTX)检测,根据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one mass index,BMI),同时记录随访期间再发骨折的不良事件。结果 A、B两组各纳入患者47例和110例,骨折发生率为29. 93%。A组患者血糖、IR的发病率和HOMA-IR值均显著高于B组(P0. 05),且两组骨代谢指标PINP和β-CTX值存在明显差异(P0. 05)。各IR亚组分析发现随着HOMA-IR值逐渐升高,血糖水平和骨折发生率也随之增高(P0. 05);高HOMA-IR值患者PINP值明显降低(P 0. 05),但β-CTX值在各IR组中差异并不明显(P 0. 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骨折发生率与HOMA-IR值呈正相关(r=0. 372,P=0. 009),与PINP值呈负相关(r=-0. 015,P0. 001)。结论 IR是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这一结果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在多种体外及动物试验系统中均已证实具有抗致癌作用。本研究在亚硝基哌嗪(DNP)诱导大鼠鼻咽癌癌前增生病变(Ⅱ级)模型中,再次证实了Ge-132这类作用。所用DNP剂量为30mg/kg,皮下注入每wk2次,共6wk,分别在实验的第120、220、270及300d杀鼠作病理形态及组化检查,随着时间加长,DNP引起鼻咽部非典型加重。由柱状上皮转化为圆形储备细胞出现多层增生及鳞状化生,部分细胞大核肥大,深染及空泡形成。核内染色质增加.基底膜嗜银纤维变细,以至成颗沥状。粘液减少或消失。饲料拌入Ge-132,按150mg/kg/d及30Omg/kg/d饲养大鼠,直至实验结束。见不典型增生明显下降,表明Ge-132确有对抗DNP诱导大鼠鼻咽癌癌前增生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