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笔者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应用腹腔镜联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实施了直肠癌前切除术11例。均采用4孔法;先行腹腔镜探查,确定具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可行性后,再在腹腔镜引导下放置戳卡,摆放体位,经腹壁悬吊乙状结肠及子宫;镜下分离解剖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直肠的离断及吻合转在腹腔镜下完成。回顾性分析该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手术体会。结果 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10~330 min,平均288.6 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平均40 ml;清扫淋巴结数量12~21枚/例,平均13.9枚/例;术后排气时间18~26 h,平均22 h;术后住院时间7~16 d,平均11.5 d;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示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残留。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实施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可行,其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郭一君  吕晨光  何淼  石三宝  刘丹  张成 《癌症进展》2022,20(3):260-263,266
目的 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炎性因子水平、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为47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行TEP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平均(62.7±13.4)min,出血量平均(8.6±3.2)ml,无副损伤发生。术后发生皮下气肿4例、血清肿5例、尿潴留1例,经过观察或治疗后患者均痊愈。术后随访,无再次复发、持续性疼痛、局部异物感、补片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结论:TEP治疗复发疝安全、可行、有效,同时避免了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腹腔内补片植入术的缺点。但TEP对术者的要求较高,需熟练掌握腹股沟区解剖、腹腔镜技术及复发疝的治疗要点,才能充分发挥TEP的优势,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对结直肠重复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例结直肠重复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行CT检查的17例中15例诊断为结直肠重复癌,2例直肠及横结肠重复癌患者分别漏诊直肠癌及横结肠癌。行肠镜检查的16例中12例肠镜抵达回盲部,11例术前准确诊断,1例患者其中1处病变术前病理为中度不典型增生;4例患者因远端病变造成肠腔狭窄未抵达回盲部,近端肠道病变未发现,其中包括1例CT漏诊横结肠癌。结论:在结直肠重复癌的诊断中,CT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认真把握结直肠癌的影像学特征,培养医生对于结直肠重复癌的诊断意识能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采用手指引导下逆向穿刺法建立腹膜前间隙方法的实用性、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北部战区总医院261例TEP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手指引导下逆向穿刺法建立腹膜前间隙。 结果26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建立腹膜前间隙时间(6.5±2.5)min。3例在逆向穿刺过程中出现肌肉出血,经压迫止血后出血停止;无腹壁下血管损伤、腹膜损伤及腹腔脏器损伤;无术后腹壁局部血肿。 结论TEP术中手指引导下建立腹膜前间隙可有效地避免损伤腹壁下血管、腹膜及腹腔内组织,操作安全、可靠、便于掌握。逆向穿刺法建立腹膜前间隙便于进入正确的层次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疝环缝合技术在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50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疝环缝合技术。结果:5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56±14.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1±2.0)ml,术后平均住院(3.0±0.5)d。术后发生局部血肿6例,经穿刺抽液后好转;局部短期疼痛2例,无慢性疼痛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疝环缝合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避免了固定补片,减少了疼痛、出血等并发症,降低了手术费用,同时对于内环缺损很大的患者也可行腹腔镜手术,扩大了腹腔镜疝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73岁,因"便血3个月余"来诊。肠镜检查距肛门11cm溃疡型肿物,长约5cm,病理诊断为黏液腺癌。盆腔CT见直肠壁增厚,管腔狭窄,系膜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肝脏及肺部CT检查未见异常。CEA:2.8μg/L。血常规:WBC5.6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全腹膜分离技术在腹壁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应用完全腹膜外全腹膜分离技术治疗的腹壁疝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本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3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 d,术后术区积液2例,未经治疗痊愈,术后早期疼痛2例,无慢性疼痛。随访6个月至2年,无复发患者,未发生出血、感染、肠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利用腹腔镜全腹膜分离技术治疗部分腹壁疾病安全可行,创伤少,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腹部无手术史的原发性疝。但手术时间长、手术难度大可能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手术越来越受到外科医师的重视~([1-3])。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是腹腔镜下胃癌手术的难点之一。Kanaya等~([4])2002年报告了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技术,该方法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完成胃和十二指肠吻合。然而这种方法需要至少5次直线切割闭合操作,成本较高。笔者团队以往提出的三枪法胃十二指肠切除吻合技术操作上较困难~([5]),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该方法做了改进,形成了四枪法胃优先离断胃十二指肠吻合,自2015年6-9月施行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后手工缝合胃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30例胃原发间质瘤患者行腹腔镜手工缝合手术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肿瘤直径≤2.0 cm,19例为2.1~5.0 cm,5例5.0 cm。肿瘤位于贲门部2例、胃底8例、胃体前壁4例、胃体后壁5例、胃窦前壁5例、胃窦后壁2例、胃小弯侧4例。结果:3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90.0±20.3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0±12.85)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36.0±9.44)h,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平均(3.0±1.21)d,无出血、胃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8.0±1.61)d。术后随访6~12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下采用手工缝合的方法治疗胃间质瘤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对于特殊部位的间质瘤可行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