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肠道营养对烧伤后肠源性高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80年代末起,通过对600只大(豚)鼠、60只兔和60头小香猪所建立的4种烧伤后早期营养的动物模型,以及21例严重烧伤病人对比分析,发现烧伤后早期肠道喂养可改善胃肠道血流供应,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流损伤;可维护肠粘膜结构以及吸收、分泌、运动功能,降低门脉、中心静脉血内毒素水平,减少肠道内毒素易位;可降低伤后枯否细胞获得数、吞噬墨汁枯否细胞数和面积,以及其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量,对伤后枯否细胞的活化有刺激作用;可降低血胰高糖素、皮质醇、儿茶酚胺、TNF、IL-8前列腺素E2(PGE2)等递质的水平,降低高代谢,使烧伤45%成人静息能量消耗(REE)在烧伤后4、8、14d的均值降低28.6%。通过相关分析发现REE与血丙二醛(MDA)、内毒素、分解激素、TNF均呈显著正相关(r=0.7386~0.9922,P<0.05~0.01)。  相似文献   
2.
某些细胞因子对创伤后代谢的影响邵洪,汪仕良,黎鳌近年来,细胞因子(Cytokines)在创伤后代谢及营养中的作用受到人们关注。不少研究已经证实,某些细胞因子与创伤后内分泌激素失调、能量代谢改变、蛋白代谢、糖代谢及脂肪代谢紊乱有着密切关系。受到创伤后感...  相似文献   
3.
当量噪声与听力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外关于噪声的研究有多种方法。我们在油田井下作业噪声的研究中,发现使用当量噪声和分析当量噪声与听损阳性率的关系有利于深入研究噪声对听力损伤的规律,并可为工业噪声卫生标准提供更准确、更直观地验证依据和修改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包括从红曲在内的丝状真菌中发现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Momacolins(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上市,在亚洲国家开始对由固体发酵技术所产含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红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配酸作业工人的职业性损害情况,我们于1983年3月开始对辽河、华北、中原、江汉四个油田酸站的作业环境及作业工人110名进行了为期2年的调查,其结果:配酸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氢氟酸、盐酸、甲醛三种物质。其作业现场毒物浓度:HF(30个样品)为0.1—7.2mg/m~3,平均2.0mg/m~3;  相似文献   
6.
严重烧伤早期肠道营养对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严重创伤或烧伤后高分解代谢的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近几年,肠道与这种高代谢反应的关系虽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尚缺乏充足的理由和证据以阐明。笔者设计了一个小型猪实验模型,分别在门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及中心静脉插入导管,以获得不同区域的血标本,使肠道,肝脏(尤其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及全身代谢变化的观察成为一个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整体。结果表明,延迟喂养(DF)组动物伤后代谢率明显升高,伤后10天,REE达伤前  相似文献   
7.
8.
严重烧伤早期肠道营养对肠道脂肪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健康雄性贵州小型香猪12只,致体表面积Ⅲ度30%烧伤后,分为早期及延迟喂养两组。分别于伤前及伤后4、7及10天进行门静脉血流量测定及吸收功能测定。结果表明,烧伤后肠道吸收功能随门静脉血流量而变化,而肠道本身的吸收功能并没有大幅度减少。早期肠道营养能明显增加脂肪的吸收量。结果提示,如果能及时而有效地改善门静脉系血循环状况,肠道吸收功能可明显改善,而早期肠道营养则是达到此目的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氧自由基与蛋白质代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对自由基研究的不断深入,氧自由基在生物体内的产生及其对生物体的作用亦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现在认为氧自由基对生物体有强大的破坏作用,可以使核酸主链断裂,碱基修饰和氢键破坏,使氨基酸修饰,蛋白质聚合和断裂,使脂质发生过氧化等。因此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基础。生物体内,自由基是在分子氧、多不饱和键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腺苷对猪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12只成年小型猪经ANHP成模后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腺苷治疗组(简称腺苷组),比较两组动物在AHNP诱发前后不同时相点肠道血流量、肠道通透性、门静脉血细菌和内毒素的变化.结果(1)腺苷组在AHNP成模后8,24h和第7d时肠道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腺苷组成模后8,24h和第3d肠道通透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3)对照组门静脉血细菌和内毒素明显增加,腺苷组门静脉血细菌数在AHNP诱导后第24h和第3d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门静脉血内毒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时相点(P<0.01或P<0.001).结论腺苷能显著增加肠道血流量;腺苷可以明显减轻肠粘膜损害,保护肠道屏障功能,腺苷的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肠道血流量而实现的;腺苷可以明显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