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者自1994年始采用自行设计L形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平均随访25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6~13周,平均8.9周,伤肢功能在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髋内翻现象。为论证改良L形钢板的优点,本文采用8具新鲜尸股骨沿着它的外侧、内侧骨皮质粘贴6个应变片,观察股骨近端应变和位移分布,以检验改良L形钢板固定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在实验前后将股骨粗隆造成二部分或四部分骨折。利用实验结果给制成应变和位移图,并与鹅头打固定组相比较。在载荷加至1800N时比较两种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治疗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中,L形钢板比鹅头钉更具有生物力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9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功能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PFNA创伤小,固定可靠,特别对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更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与功能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交叉韧带损伤(Injuryof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ofKnee)为强大暴力所致,因为在膝关节韧带结构中,PCL最为强大。生物力学实验证明PCL对抗外力的强度相当于前交叉韧带或内侧副韧带的两倍,它是膝部屈伸及旋转活动的主要稳定结构,相当于膝部活动轴。因此,PCL损伤后不仅造成关节直向不稳,还可以导致膝关节旋转和侧方不稳定。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被众多的学者重视。一、PCL损伤生物力学机制1.PCL在膝关节稳定性中的力学作用:由于PCL在膝关节韧带结构中最为强大,K…  相似文献   
4.
汽车驾驶员双下肢同一平面骨折14例李强一邵建康韩擎天车祸伤中,双下肢同一平面骨折比较少见,我院自1988年2月~1994年1月共收治1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2例,女2例.小车驾驶员10例,大车4例.年龄20~49岁.受伤至手术时...  相似文献   
5.
自1994年始采用自行设计L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平均随访18.5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6周,伤肢功能在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采用8具新鲜尸体股骨分成二组做成粗隆间骨折模型.分别用L型钢板和鹅头钉固定并观察股骨近端应变和位移分布。结果表明治疗不稳定粗隆间骨折,L型钢板比鹅头头钉具有生物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治疗组采用丛神经牵拉样手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0d和20d后症状体征总分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2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11%,对照组总有效率61.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比单纯使用中药熏蒸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颈椎病属中医学眩晕、痹证范畴。临床分型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颈型、混合型[1]。单纯西药或中药治疗效果差,手术治疗创伤大,患者痛苦多,风险高。2012-08—2014-01,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116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不愿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探索一套适宜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对458例诊断明确、发病不同时期的患者,采用卧硬板床、骨盆牵引、推拿、针灸、药物及功能锻炼的方法。结果痊愈246例,显效128例,有效80例,无效4例。结论本方法经济、有效、痛苦小,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洗方熏洗配合量化功能锻炼对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僵硬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桡骨远端骨折经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中药熏洗的基础上结合常规的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中药熏洗的基础上结合量化功能锻炼治疗,疗程60天。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30、60天进行腕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及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5~60天,2组腕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降低,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治疗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2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中药舒筋活血洗方熏洗的基础上结合量化功能锻炼治疗疗效显著,明显优于结合常规的功能锻炼治疗,能更好地促进桡骨远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消肿汤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骨折术后患肢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运用自制黄芪消肿汤内服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七叶皂苷钠静滴,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肢肿胀程度及非感染性发热持续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黄芪消肿汤可显著改善四肢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且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