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时肺血管壁Jagged2/Notch3信号分子表达的变化,探讨Jagged2/Notch3信号在肺动脉高压发生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溶剂对照组(S组)和野百合碱模型组(M组),每组15只,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50 mg/kg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溶剂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溶媒。4周时通过HE染色观察肺血管重构,通过右心导管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 PAP)和右心室收缩压(RVSP)。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肺血管壁Jagged2/Notch3/Hes5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和溶剂对照组相比,4周时野百合碱模型组的血管壁显著增厚,中膜厚度百分比增加(P0.01);此外野百合碱模型组的m PAP和RVS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溶剂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提示Jagged2主要表达于肺小动脉内膜,Notch3、Hes5主要表达于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与溶剂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相比,野百合碱模型组肺小动脉的Jagged2、Notch3和Hes5表达显著增高。结论:Jagged2/Notch3信号分子的激活可能在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内皮脂肪酶(endothelial lipase,E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及量效关系.方法 以TNF-a(10ng/m1)刺激HUVEC,用RT-PCR检测黏附分子ICAM-1 mRNA表达的变化;以50 ng/ml EL抗体进行预处理,再检测黏附分子mRNA表达的变化;再用0~50 ng/ml不同浓度EL抗体对HUVEC进行预处理,检测不同浓度EL抗体作用后ICAM-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HUVEC受TNF-a作用后,ICAM.1表达显著增加(P<0.01),该作用可为EL抗体所拮抗,这种拮抗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强(P<0.01,P<0.05).结论 EL可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内皮细胞表达ICAM-1,提示TNF-a作用于HUVEC产生的EL可促进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th factor,VEGF)是否通过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调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增殖迁移.方法 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脾源性EPCs,不同浓度VEPF(0、10、50 ng/mL)刺激细胞,Western blot检测Cx43的表达.实验分3组:对照组、VEGF组、VEGF+siCx43组.荧光漂白恢复实验(fluorescence redistribution afterphotobleaching,FRAP)分别检测3 min内各组选定细胞荧光强度变化情况.CCK-8检测干扰Cx43蛋白表达对EPCs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干扰Cx43蛋白表达对EPCs迁移的影响.结果 (1) VEGF促进EPCs中Cx43的表达(P<0.05),且有浓度依赖性.(2)与对照组相比,VEGF组缝隙连接功能明显增强(P<0.05);与VEGF组相比,VEGF+siCx43组缝隙连接功能明显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VEGF组促进EPCs增殖及迁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VEGF组相比,VEGF+ siCx43组EPCs增殖及迁移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VEGF可以通过上调EPCs中Cx43的表达,引起缝隙连接功能增强,从而促进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培养大鼠内皮祖细胞的最佳适宜条件。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来源于大鼠骨髓及脾脏的单核细胞,观察在不同条件下[pH值、二氧化碳(CO2)浓度、血清浓度、取材大鼠月龄、内皮祖细胞来源]培养内皮祖细胞的成功率。结果 pH 7.两组内皮祖细胞培养的成功率明显高于pH 7.4组(P<0.05),5.5%CO2浓度组内皮祖细胞培养的成功率明显高于5.0%CO2浓度组(P<0.05),1月龄组内皮祖细胞培养的成功率明显高于2月龄组(P<0.05),血清浓度及内皮组细胞来源对细胞培养的成功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大鼠内皮祖细胞适宜在pH 7.2的DMEM-L培养液及培养箱CO2浓度为5.5%的环境下生长,且年幼的大鼠取材培养的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5.
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载匹伐他汀纳米粒,检测其形貌、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药特点,研究其对内皮祖细胞的增殖作用。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PLGA包载的匹伐他汀纳米粒,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形貌,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并计算载药量、包封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检测纳米粒的缓释效能,CCK8法检测空白PLGA纳米粒及匹伐他汀纳米粒对内皮祖细胞的活性影响。扫描电镜下匹伐他汀纳米粒呈圆球形,平均粒径在(230.1±45)nm,载药量与包封率分别为(10.00±1.83)%、(35.54±5.40)%,具备缓释性能,不同浓度空白PLGA纳米粒对内皮祖细胞活性均无影响,匹伐他汀纳米粒组(0.01、0.1 μmol/L)可显著改善内皮祖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同浓度匹伐他汀原药组相比差异显著。结果表明,溶剂扩散法可制备形态较好的匹伐他汀纳米粒,具备缓释性能,载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匹伐他汀纳米粒显著改善内皮祖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皮脂肪酶(E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质粒转染法使HUVEC高表达EL(HUVE-EL),并与正常HUVEC对照,观察高表达EL对HUVEC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高表达EL后,HUVEC的增殖能力和速度均减弱(P<0.05),但向病损区的迁移能力增强,其凋亡率亦增加(P<0.05)。结论:内皮细胞高表达EL后对内皮细胞自身的生物学活性有影响,这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KLF4在内皮祖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SD大鼠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以DiI-ac-LDL、FITC-UEA-I双荧光染色和FITC标记的CD133、CD34进行鉴定。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原代培养7d内皮祖细胞KLF4的表达,RT-PCR法检测原代培养5、10、15d后细胞内KLF4及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的表达。结果经DiI-ac-LDL、FITC-UEA-I双荧光染色鉴定证实获得的细胞为内皮祖细胞。细胞免疫化学检测发现KLF4表达于细胞核内;RT-PCR检测结果显示,5、10、15d大鼠内皮祖细胞的KLF4mRNA表达(分别为0.830±0.017,0.980±0.014,1.090±0.014)逐渐增强(P<0.01),eNOSmRNA表达(分别为0.310±0.008,0.500±0.011,0.650±0.010)也逐渐增强(P<0.01)。结论在内皮祖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的过程中,KLF4的表达逐渐增强,并与成熟内皮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大鼠主动脉支架术动物模型,为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等研究提供实用的小动物平台。方法 SD雄性大鼠18只(500~700 g),麻醉消毒后,经左髂动脉切口于肾动脉分叉处上方10 mm的腹主动脉处行2.5 mm×16.0 mm支架植入,缝合左髂动脉切口。术前及术后即刻、1个月、2个月、6个月对支架段血管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分析。结果 通过切开髂动脉于大鼠腹主动脉行支架植入术均获成功,无大鼠死亡及跛行。OCT检查结果显示:术前大鼠主动脉内膜显示清晰,直径约2 mm;术后即刻支架钢梁突出内膜、贴壁良好;术后1个月可见内皮细胞覆盖;术后2个月见少量内膜增生;术后6个月可见较明显的内膜增生,未见血栓形成。结论 大鼠经髂动脉切开主动脉支架植入可行性强,可通过OCT进行精准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s)激动剂T0901317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endothelial cell,HUVEC)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原代HUVEC,不同浓度的T0901317(0、0.5、2、5μmol/L)干预HUVEC 48 h后,采用MTS法检测HUVEC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Ser473)及总Akt的表达。结果T0901317(0~5μmol/L)呈浓度依赖性的促进HUVEC的增殖(P<0.01)和上调HUVEC中p-Akt-Ser473的表达(P<0.01),PI3K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和基因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ct-D,5μg/ml)可以阻断T0901317(5μmol/L)上调p-Akt-Ser473的作用(P<0.01),提示T0901317通过基因转录调节的方式激活PI3K/Akt信号,此外,PI3K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预处理可以逆转T0901317(5μmol/L)促HUVEC增殖作用(P<0.01)。结论 LXRs激动剂T0901317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增强HUVEC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表达内皮脂酶对平滑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内皮细胞(EC)与平滑肌细胞(SMC)相互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而内皮脂肪酶(EL)是内皮细胞在受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作用后高表达的一种酶.目前尚无关于内皮细胞表达EL后对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影响报道.方法 通过质粒转染法使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高表达EL(简称HUVEC-EL),并与正常HUVEC对照,采用共培养技术观察HUVEC高表达EL后对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EL表达的影响.结果 内皮细胞高表达EL后,可促进共培养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但平滑肌细胞所表达EL量减弱.结论 内皮细胞高表达EL后对共培养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活性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