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骞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9):1770-1772
目的:对30例肺癌再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指征、并发症和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进行的余肺切除术30例的临床资料。应用生命表法计算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15例,涉及呼吸系统症状的10例(33.3%),非呼吸系统5例(8.3%),其中3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中度贫血。术后1、3、5年生存率为79.32%、67.25%、32.56%。结论:严格掌握余肺切除术的适应症,对于合适的患者而言,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便秘是儿童常见疾病,可影响儿童生活质量及体格发育。西医将经过积极内科治疗而无法缓解症状的便秘称为顽固性便秘,现代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主要是脏腑气机升降失常以及肠道津液亏损。闫慧敏教授从络病理论出发论治本病,认为顽固性便秘患儿具有病程长、以功能失常为主导、难治性、缠绵性、易复发等特点,符合络病的临床特点,病机以大肠络瘀滞阻塞,津液不布,肠燥津亏为主,具有“瘀”“虚”“燥”的病理特点,治疗以疏通为要。闫老师治疗顽固性便秘以活血润燥通络,健脾运化津液为法,自拟“通络润燥汤”,全方由桃仁、火麻仁、当归、白术、白芍组成,方中桃仁、麻仁活血润肠,当归、白芍养血润燥,白术健脾化津,临证加减,应注意遵循以辛润为要,不可过于攻伐、滋腻。  相似文献   
3.
相信很多糖友都知道糖尿病管理的五驾马车,这其中血糖监测对于判断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生活中,这一环节却常常被大家忽视。当问患者为什么在家不测血糖时,答案多种多样。其实,这些问题只需要选择一款优秀的血糖仪就可以轻松解决。  相似文献   
4.
很多专家认为季节(尤其是冬季)与儿童发生1型糖尿病有关。这种想法似乎听起来很新奇.不过研究者们已经得到确切证据显示,在冬季接触病毒感染和血糖负荷改变可能会促进1型糖尿病的发生,但只限于那些有遗传易感性的儿童。  相似文献   
5.
裘法祖先生作为中科院院士是有名的西医专家,他接受德国西医教育的培养,受到了严格西医教育的熏陶。但是对于传统中医学,他从不轻视,并且积极推动对现代新中医与西医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在对待中医免疫药物的研制上体现了他这一重要观点。而从他对中医的科学态度,表明他受到了传统医学道德的熏陶,没有任何门户之见,也是他个人医学道德的重要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由IgA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血证"的范畴。王俊宏教授谨守病机,分证论治过敏性紫癜,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在辨证方面,王教授强调根据病程及临床特点辨别虚实轻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重视从脾论治,用药重视清肺利咽,顾护脾胃,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统筹兼顾,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评价从痈论治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腹型)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激素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解毒消痈止痛方,疗程为2周。比较2组患儿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白细胞计数(WBC)、D-二聚体变化,并随访2组患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后CRP、D-二聚体水平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从痈论治理论指导下的凉血消痈止痛中药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较单纯西药治疗,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2010年9月10—11日,“1型糖尿病临床诊治与研究研讨会”在江苏南京成功举办.会上除了完成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型糖尿病学组的换届工作.还对1型糖尿病的发现途径、初诊管理及控制现状进行了研讨,并且集中讨论了1型糖尿病注册登记计划及研究方案,该方案将进一步征求全国专家的意见,预计在今年11月份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全国学术会议上正式公布。  相似文献   
9.
赵骞 《陕西肿瘤医学》2011,(9):1770-1772
目的:对30例肺癌再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指征、并发症和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进行的余肺切除术30例的临床资料。应用生命表法计算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15例,涉及呼吸系统症状的10例(33.3%),非呼吸系统5例(8.3%),其中3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中度贫血。术后1、3、5年生存率为79.32%、67.25%、32.56%。结论:严格掌握余肺切除术的适应症,对于合适的患者而言,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10.
背景:药物洗脱支架和单纯内皮修复型支架在治疗血管狭窄疾病时可见内皮化延迟以及植入后再狭窄的问题。作者既往的体外研究显示雷帕霉素联合CD133抗体支架可协同抵消抗增殖药物的内皮化延迟和内膜的过度增生。目的: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损伤模型中,分析雷帕霉素联合CD133抗体复合支架预防血管再狭窄的效果。方法:将冠状动脉损伤小型猪模型随机分为雷帕霉素组、CD133抗体组以及雷帕霉素/CD133抗体组,分别在损伤冠状动脉置入雷帕霉素支架、CD133抗体支架和雷帕霉素联合CD133抗体支架。动物实验于2019-03-15经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190017。结果与结论:(1)3组支架植入后14 d和1个月时,内皮化程度存在差异,其中雷帕霉素组支架内皮覆盖程度低于CD133抗体组及雷帕霉素/CD133抗体组。(2)置入后3和6个月,雷帕霉素组和雷帕霉素联合CD133抗体组管腔狭窄率较低,但雷帕霉素支架周围组织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且CD133抗体支架可引起明显内膜增生及管腔狭窄。(3)提示雷帕霉素联合CD133抗体支架可在体内实现早期内皮化,促进内皮细胞修复,并在置入后降低周围组织炎症反应,且其6个月内抗增殖效果与雷帕霉素支架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