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右肾巨大透明细胞肉瘤影像学诊断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女.50岁。腹胀、纳差2个月余,发现右上腹包块20d。体检:腹部隆起,剑突下约8cm、右肋缘下约5cm可触及一包块,质硬,有压痛。  相似文献   
2.
左颞骨岩尖区的黏液样软骨肉瘤非常少见 ,属于软骨肉瘤的变异类型。黏液样软骨肉瘤常发生于软组织 ,但也可发生于骨。两者在形态上基本相似。此外在组织中因有成行的立方细胞被黏液样背景分隔开 ,在形态学上易与脊索瘤相混淆。现将1例该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 ,男性 ,59岁 ,无诱因出现左侧头痛2年、头晕半年、呕吐2个月、渐加重住院。体检 :视力左眼0.4、右眼0.7。左侧眼球向内侧斜视 ,运动神经、外展神经及滑车神经麻痹 ,复视。左侧眼底 :视乳头边界不清 ,中央凹消失。CT及MRI提示:左颞骨岩尖区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 :神经鞘…  相似文献   
3.
呼吸系统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借助实验方法研究呼吸系统的肿瘤发生,对今后更好地防治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实验途径和方法的改进,呼吸系统肿瘤发生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石蜡系列大切片、连续切片及多种粘液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84例胃手术标本进行了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的研究。结果发现,肠化不仅可以象文献报道的那样起源于胃腺颈部,而且还能起源于胃腺底部及胃小凹深部的干细胞。一些HE切片上显示正常的胃粘液腺经粘液组化染色证实其部分腺细胞内的粘液已变为酸性。我们还在胃体腺中观察到杯状细胞样细胞及胃体腺向肠化腺过渡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84例胃手术标本的肠化情况,设计和采用了肠化指数(Ⅱ=肠化粘膜长/胃粘膜长),并据此进行了肠化分级,认为与国内外目前所采用的肠化分级法相比,更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肠化程度。本研究并显示:肠化程度与胃癌关系密切,与肿瘤的大小则无相关性;与年龄呈正相关的仅是胃癌组的肠化发生率,而非肠化程度;胃癌组男性的肠化程度比女性为重。  相似文献   
6.
肺类癌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它与高度恶性的小细胞肺癌有密切关系。目前国内尚无此类肿瘤动物模型的报道。我们用煤沥焦青烟气使封闭群昆明种小鼠(50只)吸入的方法,成功地诱发了小鼠肺类癌。所用烟气中B[a]P浓度为19.50μg/m~3。小鼠每天吸入3h,每周6d,共4个月。于8个月实验结束时,动物肺癌发生病达92.3%,绝大多数为肺类癌,而对照组小鼠(50只)无肺类癌发生。肺类癌为多发性,散在于两肺各叶,肿瘤呈灰白色半透明。组织学可分为典型型、不典型型、乳头及腺样型和混合型。电镜下见类癌细胞结构相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较少见,特别是致死病例我们尸体解剖遇到一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女,25岁。间断性咯血并呼吸困难2月,加重2天,于1988年1月5日入院。3年前曾患鼻塞流脓,口腔溃疡,齿龈及耳廓肿胀,下肢皮疹。9个月前出现游走性关节疼、发烧、咳嗽,近2月加重。体检:体温39.2℃,脉搏120次,呼吸40次,血压120/70。发育正常,营养差,慢性病容,贫血  相似文献   
8.
使50只昆明种小鼠自然吸入沥青烟气4个月(每天3h),观察肺肿瘤发生情况。结果,共有38只小鼠发生肺癌,其中30例为类癌,从而建立了肺类癌的动物模型。电镜观察发现,小鼠肺类癌与人类类癌具有相似的超微结构,胞浆中有典型的神经内分泌颗粒。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小鼠肺类癌细胞对NSE、CHG-A和SY标记均有较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84例胃手术标本进行了胃粘膜肠化的研究,通过光镜观察及粘液组化染色发现肠化,尤其是分泌硫酸粘液的不完全型大肠化生与肠型胃癌的关系甚为密切。观察到一种吸收上应性肠化,发现癌旁与非癌旁肠化腺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学方面均有一定差异。对Jass关于肠型和胃型胃癌的划分标准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井对柱状粘液细胞的转归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自1883年Kupffer首次提出胃粘膜的肠上皮化生(以下简称肠化)以来,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近二、三十年组织化学技术的广泛开展,使人们对肠化有了许多新的认识,肠化的概念也在某些方面发生了质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化与肠型胃癌的组织发生确有密切联系。本文拟就国内外肠化研究的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