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适应性支持通气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21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呼吸机治疗,根据机械通气模式不同,将患者分入A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60)和B组(适应性支持通气,n=61)。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动力学相关指标(呼吸频率、吸气阻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第0.1秒气道闭合压、静态肺顺应性),呼吸机撤机时间和撤机成功率,不同时间点(通气前、通气2 h、拔管前)血气分析值(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结果 B组患者呼吸频率、吸气阻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均低于A组,第0.1秒气道闭合压、静态肺顺应性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呼吸机撤机时间短于A组,撤机成功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通气前、通气2 h、拔管前的pH值、氧分压呈逐渐上升趋势,二氧化碳分压呈逐渐下降趋势;本组3个时间点的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应用中采用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可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功能恢复,减少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