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低剂量毒死蜱重复染毒诱发雄性大鼠生殖毒性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毒死蜱(CPF)低剂量重复染毒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ig给予CPF 1,5和10 mg.kg-1,每日1次。连续染毒12周后取大鼠附睾和睾丸称重计算脏器系数,进行组织病理学、精子数量以及活力及畸形率等检查,测定睾丸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胱天蛋白酶和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PF染毒大鼠睾丸脏器系数显著升高,精子数及精子活力降低,精子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睾丸AKP和γ-GT活性抑制明显。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睾丸曲细精管疏松和生精细胞减少。CPF染毒组生精细胞凋亡增加(P<0.05)。Fas/FasL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 CPF低剂量重复染毒能够诱导雄性大鼠生殖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Fas/FasL受体途径而引起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生命文化学的学科构建中,存在两个基本问题:生命文化学是什么和怎样研究生命文化学.一方面,通过对生命文化的概念,现代形态下的生命文化研究,生命文化学发生和兴盛的原因及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局限和生命文化的新价值观的论述,深入分析了生命文化学的内涵;另一方面,从自然主义和反自然主义;生命与文化关系的本体论分层;从文化分层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对如何进行生命文化学研究作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生命文化学学科构建的三种价值观点及实践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已成为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机体受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过敏反应而引发肝损伤。传统的肝损伤诊断指标主要依靠血清肝功能检测(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等),但这些传统指标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对肝损伤相关的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如微小RNA-122、α-谷胱甘肽-S转移酶、对氧磷酶、嘌呤核苷磷酸化酶、苹果酸脱氢酶、T-激肽原等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近期国内外较新的药源性肝损伤的血清生物标志物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内酯苷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方法 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异丙醇(95:5,V/V)提取后,以Poroshell 120 EC-C18柱(50 mm×2.1 mm,2.7μm)为分析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ESI源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下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为m/z 498.5→m/z 197.1(芍药内酯苷)和m/z 251.3→m/z 108.2(拉科酰胺,内标).结果 芍药内酯苷血浆浓度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2000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5%,准确度(RE)在±8.06%之间.结论 该法适用于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消毒产品亚急性毒性试验SD大鼠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方法,对模型SD大鼠的12项血清生化指标及18项血液学指标进行评价,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 SD大鼠10项血清生化指标雌雄性别差异显著(P0.05),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3项指标为雄性大鼠高于雌性;总蛋白等7项指标为雄性大鼠低于雌性。SD大鼠8项血液学指标也存在雌雄性别差异(P0.05),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雄性大鼠低于雌性之外,白细胞等其余7项血液学指标均为雄性高于雌性。结论试验模型大鼠中多数血液生化指标存在雌雄性别差异,本研究建立的SPF级SD大鼠的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可为消毒产品毒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国内外植物内生菌产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体内生菌能够产生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绝大部分还能产生与寄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次经及代谢产物。这为发现新的先导化合物、开发新药及保护濒危植物提供了重要的开发和利用途径。这方面的研究,我国学者曾进行过详细的综述。现就近几年来,内生菌的相关研究进展,做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张丽  金虹  贾栗  赵君  何俊 《中国消毒学杂志》2022,39(12):885-888
摘要 目的 研究SD大鼠反复暴露于84消毒液对多种器官的伤害情况。方法 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在密闭空间内分别按100 mL/m2喷洒含0(对照组)、400、10 000 mg/L 次氯酸钠的84消毒液,大鼠暴露2次/d,每次1 h,持续28 d,腹主动脉穿刺收集血样,用于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于第29天,所有大鼠麻醉后实施安乐死,采集肝、肾、心、脾、肺、气管、眼球和皮肤等重要脏器进行进一步检查。结果 高剂量组大鼠重复染毒28 d后,气管、肺、肝、肾、血液系统出现病变,眼和呼吸道出现急性刺激症状,血细胞增多和凝血功能障碍,气管、肺、肝和肾发生病理学改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无异常改变。结论 长期大剂量接触84消毒液可能对动物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在使用中应加强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8.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疫情。化学消毒剂是有效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实现疫情精准防控的重要手段。然而,过量使用化学消毒剂以及防护意识薄弱已成为当前疫情防控中较为关注的问题。这些化学消毒剂本身均具有一定的毒性,特别是过量使用时有可能导致明显的健康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其毒性风险值得高度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9.
新的化合物不断涌现,替代方法产生了大量体外测试数据,迫切需要开发快速高效的用于化学品风险评估的新技术方法(NAM)。NAM的大规模开展和实施为化学品的危害表征和风险评估提供了适合的科学基础,为更多与人类相关的安全评估提供信息。近年来,在计算方法学、体外测试法及体外生物动力学等方面已开发出大量的NAM,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单一的NAM有其局限性,需要将多种NAM及不同来源的信息整合使用以更精准地完成风险评估,且目前很多NAM可信度的规则和标准仍未得到规范。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重点关注的计算方法学、体外测试方法和体外生物动力学方法等领域开发的NAM,及其主要在环境混合污染物及复杂/未知化学物等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同时对NAM整合测试策略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为我国化学品风险评估NAM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