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1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轻度认知损伤患者记忆功能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损伤(MCI)患者记忆功能的变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记忆量表、词语流畅性测验、词语即刻和延迟回忆测验对14名MCI患者和18名正常老年人进行3年随访研究。结果与正常老年人相比,在第2年随访时MCI患者词语延迟回忆成绩明显下降(P〈0.05),有1名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在第3年随访时MCI患者无意义图形回忆、词语即刻回忆、词语延迟回忆成绩明显下降(P〈0.05),有2名进展为AD。结论MCI患者较正常老年人的记忆功能衰退速度更快,而且早期以言语性情节记忆减退为主。MCI患者进展为痴呆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2.
痴呆是一种大脑退行性疾病,到了痴呆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受损,并丧失了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患者家属对心肺复苏术(CPR)和鼻饲在内的这种维持生命治疗方法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医生的医疗决策。本文调查北京和香港两地痴呆患者家属,询问在患者病情危重和不可治愈的昏迷情况下是否选择CPR,探讨不同文化环境对家属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安理申对Alzheimer病(AD)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AD患者20例,安理申5mg/日,每晚一次单剂量治疗,持续12周,自身对照。治疗开始、6周、12周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和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18例患者完成观察,治疗6周后MMSE和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维持至实验结束。治疗12周后,CDR总体功能评定明显改善(P<0.05)。实验室检查无肝肾功能等异常。结论 安理申是目前治疗老年性痴呆比较安全有效的一种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接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激素水平恢复时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可逆性.方法 进行纵向研究,入选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20例,平均年龄(47.6±10.9)岁,进行6个月的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并选取与其相匹配的同年龄、同文化程度、同性别、甲状腺功能(甲功)正常对照者20名.对治疗前、后的甲功及认知功能损伤进行评估.结果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6个月后,甲减患者在神经心理学实验中的画钟表试验、图像记忆、摆积木、复杂图形复制、复杂图形回忆及图形延迟回忆、连线A、词表学习第1次、词表延迟回忆、词语再认、数字顺背、数字倒背、词语流畅性、数字符号实验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词语学习第2次及第3次、连线B与治疗前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经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甲减所造成的认知功能损伤可恢复.  相似文献   
5.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的病因及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10例确诊为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患者进行24 h内的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SPECT)、脑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 10例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的脑电图均正常,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异常,SPECT显示不同脑区有低灌注情况。结论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脑缺血,提示本病病因与脑关键部位缺血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的认知损害特点。方法选择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15例和年轻组45例,并2组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测。结果老年组在图形延迟回忆、连线A、词表学习3、数字倒背、符号数字试验中较非老年组成绩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立体图形、画钟表试验、图像记忆、摆积木、复杂图形描摹、复杂图形回忆,连线B、词表学习1、词表学习2、词表延迟回忆、词语再认、数字顺背、词语流畅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的认知损害在一些认知易老化区域表现较年轻患者有更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75岁以上老年人轻度认知损伤及危险因素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 75岁以上老年人轻度认知损伤 (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简短智力状态检查 (MMSE)对 311例 75岁以上非痴呆男性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 ,并调查了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意识丧失等因素。结果  75岁以上老年人MCI的患病率为 14 .8%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意识丧失和年龄与MMSE成绩呈负相关 (P <0 .0 5 )。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有意识丧失、脑卒中病史者患MCI的优势比分别是 10 .7(95 %CI:4 .1~ 2 8.1)和 2 .3(95 %CI:1.0~ 5 .2 )。结论 意识丧失、脑卒中是 75岁以上老年人MCI的危险因素 ,血管性因素可加重脑老化所致的认知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8.
精神行为症状是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症状,治疗时应首先采用非药物性疗法。当患者急性发病(数小时或数天),表现为严重的慢性精神症状、出现攻击行为或其行为对患者或他人构成危险时才考虑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本文就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在老年痴呆中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其循证医学研究状况进行简要介绍,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路易氏体痴呆(DLB)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综合分析3例DLB患者的脑电图(EEG)、P300、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临床表现。结果DLB的EEG特点为:早期出现优势节律慢化;慢波活动增加;阵发性慢波活动。P300潜伏期延长。VEP无特征性改变。波动性认知功能减退,生动的视幻觉,僵直性帕金森症状为DLB的主要临床特点。结论早期出现的EEG优势节律慢化和阵发性慢波活动有助于DLB的临床诊断。EEG动态观察,可能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EEG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MRI检查的异常发生率、病灶特点,探讨脊髓MRI检查在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993—01/2003—12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例临床明确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使用GE1.5T MRI扫描机进行脊髓检查,扫描包括脊髓矢状位T1,T2加权,轴位T2加权。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的全文数据库1994/2003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相关的文献,检出MRI资料明确的23篇文献146例患者进行总结。结果:①3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脊髓MRI的特点:病例1中下胸髓后索区对称性长T2高信号;病例2C2-6水平后索区对称性等T1、长T2高信号;病例3C2,4-5水平后索区散在点片状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②检索的23篇文献中共85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脊髓MRI异常,其中胸髓受累57例(67%),颈髓受累18例(21%),颈胸髓同时受累10例(12%)。③23篇文献中的21篇文献描述了脊髓MRI异常率,总结后发现在146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中76例脊髓异常信号,脊髓异常的发生率为52%。76例脊髓MRI异常患者中有58例描述了后、侧索受累情况,其中46例单独后索受累(79%),12例后、侧索同时受累(21%),无单独侧索受累病例。④病灶在T1加权像为等信号或稍长信号,T2加权像为长信号,多为对称长条形,可出现增强效应,维生素B12治疗后T2加权像上高信号病灶缩小,甚至消失。结论: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胸髓的后索常见对称性长条形MRI异常信号,MRI检查有助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