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自从20世纪60年代Charnley低磨损型人工髋关节假体的应用以来,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因外伤、肿瘤、炎症及其他病变引起的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获得了满意的疗效,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病变的最有效方法。但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日益普及、手术适应证的扩大、接受手术人群的年龄谱增宽,长期随访中出现假体松动、下沉、柄折断、股骨骨折等并发症,需要翻修并置换更长更大的有柄人工关节的病例也在逐渐增多,人工关节翻修面临着严峻挑战。无柄人工髋关节保留了股骨颈,更符合股骨近端力学传导的生物学特性,其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均表明能够有效避免或减轻上述并发症,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为髋关节置换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肌腱缺损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腱缺损治疗的研究重点在于获得理想的移植材料.目前临床应用的肌腱移植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自体肌腱、同种异体肌腱、人工肌腱和组织工程化肌腱,但均存在各自不足.笔者就肌腱移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肌腱移植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肌腱移植是重建毁损肌腱功能的主要手段.目前用于肌腱移植的材料有自体肌腱、同种异体肌腱、异种异体肌腱、人工肌腱、组织工程化肌腱.本文综述这些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探讨肌腱材料的制备方法,指出在肌腱制备各方法中,去细胞法可以较为彻底地去除肌腱抗原成分,为消除异基因肌腱移植排斥反应开辟了一条更为确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随访结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2年2月至2007年3月,对51例56髋施行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男31例34髋,女20例22髋;年龄25~87岁,平均56.2岁.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72.4±8.4)分.新鲜股骨颈骨折6例6髋,股骨颈骨折继发股骨头坏死4例4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Ⅲ-Ⅳ期)34例37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2例3髋,类风湿髋关节炎2例3髋,髋关节结核3例3髋.全髋关节置换50髋,半髋关节置换6髋.以Harris评分评价术后疗效,用Amstutz分区方法对X线片进行分区评价,观察假体位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2~7年,平均4.8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2.8+3.2)分,其中优44髋、良7髋、可4髋、差1例,优良率91%.术后第2,3天发生关节脱位2例,经手法复位成功;术后40天发生感染1例,行关节腔病灶清除及持续关节腔冲洗后治愈;术后半年髋区疼痛1例,行有柄全髋关节翻修.随访期间X线片未见关节松动、脱位及螺钉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 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保留股骨颈,创伤小、出血少易于于翻修,适合高龄体弱及年轻患者.早期疗效可靠,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EDC交联改性的脱细胞异种(猪)肌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EDC交联的脱细胞异种(猪)肌腱生物学特性,为其作为肌腱移植材料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猪肌腱脱细胞后进行EDC改性处理,进行组织形态学、生物力学、体外降解性能、免疫性能和细胞相容性检测,并与新鲜肌腱、深低温冷冻肌腱和单纯脱细胞肌腱进行比较。结果 EDC改性的脱细胞肌腱免疫原性最低,且力学性能、体外降解特性显著优于单纯脱细胞肌腱,而与新鲜肌腱、冻存肌腱无显著性差异,各组之间的细胞相容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DC改性的脱细胞肌腱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和较好的生物学力学特性,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肌腱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