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网球肘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球肘的显微外科治疗薛惠祥程晋嶙作者单位:233000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薛惠祥);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程晋嶙)肱骨外上髁炎亦称网球肘,发病率较高,经保守治疗后常有反复发作史。1979年~1992年,我们在眼镜式手术放大镜下对202例网球肘,进行前臂...  相似文献   
2.
小儿手部烫伤或灼伤愈合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瘢痕挛缩,对患儿手部功能及手指发育影响极大。适时进行瘢痕松解和植皮手术能够使小儿手部功能尽快得到恢复。我院骨科自1984年元月-1989年6月手术治疗小儿手部烫伤、灼伤后瘢痕屈曲挛缩畸形21例61指,取碍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儿手部烫伤或灼伤愈合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瘢痕挛缩,对患儿手部功能及手指发育影响极大。适时进行瘢痕松解和植皮手术能够使小儿手部功能尽快得到恢复。我院骨科自1984年元月—1989年6月手术治疗小儿手部烫伤、灼伤后瘢痕屈曲挛缩畸形21例61指,取得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男16例、女5例。年龄1—12岁。右手18例左手3例。食指21例,中指18例,环指14例,小指6例,拇指2例。平均挛缩角度:掌指关节80—90°,指间关节90—110°。指蹼部有不同程度的挛缩。大部分为农村儿童(16例)。  相似文献   
4.
神经松解术治疗坐骨神经嵌压痛4例周金童,薛惠祥,周曙光笔者于1991年3月~1992年4月采用神经松解术,治疗坐骨神经嵌压痛4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1~65岁,平均33岁。 病程2个月~30年。右侧3例,...  相似文献   
5.
内视镜协助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内视镜协助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的方法。方法 将内视镜置于脊柱后正中切口内,在内视镜放大影像和直视结合下操作。治疗26例,切除全椎板5个、半椎板20个,扩大开窗9个,摘除椎间盘30个。结果 26例均获2~18个月随访,平均9.5个月。优23例,良3例,优良率100%(26/26)。结论 内视镜协助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术具有以下优点:①切口小、出血少、相对  相似文献   
6.
骨巨细胞瘤在骨肿瘤中较为常见,但发生在婴幼儿的骨巨细胞瘤,实属罕见,我们自1979年至1985年收治6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11个月~4岁,累及胫  相似文献   
7.
双皮瓣联合修复足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联合应用足底内侧皮瓣及足外侧皮瓣修复足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联合运用同侧足底内侧皮瓣和足外侧皮瓣转位修复足跟底部及跟后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9例 ,其中外伤 5例、慢性骨髓炎 2例、鳞状细胞癌 2例。创面最大为 16 .5cm×6 .5cm ,最小为 10 .0cm× 4 .0cm。结果 术后未发生血管危象 ,皮瓣全部成活 ,伤口Ⅰ期愈合。随访 6个月~6年 ,所有病例皮瓣外观及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足跟部为负重区 ,跟后部为摩擦区 ,对此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后的修复要求较高。用上述 2个皮瓣联合使用完全符合足部修复要求 ,修复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髋关节前外侧入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为髋关节前外侧入路及易损伤结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6 0侧成尸下肢标本 ,参照手术进路的层次对相关结构和神经血管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1)股外侧皮神经干 80 %斜跨切口线下部 ;第一分支阔筋膜浅层穿出点位于髂前上棘下方 (6 .2± 2 .5 )cm ,主干阔筋膜深层穿出点位于髂前上棘下方 (1.6± 1.2 )cm ,此段主干位于阔筋膜浅深两层之间 ,周围充满脂肪组织。 (2 )股直肌直头呈圆柱形 ,其前内侧是股三角 ,后外侧是髋关节囊 ,仅遮挡髋关节囊前内侧 1 6部分。 (3)股神经股外侧肌支从前内上行向下外斜跨切口延长线 ,分数支入股外侧肌 ,其最上支与切口延长线交点位于髂前上棘下方 (12 .4± 2 .6 )cm ,结论 :(1)此入路浅层分离时应先在髂前上棘下 5 .0cm以内的阔筋膜浅深两层之间脂肪组织中寻找并保护股外侧皮神经 ,然后再分离切口下部浅筋膜。 (2 )在深层分离时应沿股直肌直头外侧深入至髋关节囊 ,切匆误入其前内侧的股三角。股直肌直头如果没有挛缩 ,可不必切断 ,以便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3)切口如需向下延长时 ,不宜超过髂前上棘下 9.0cm ;如果必须再延长应向外侧偏斜 ,以免伤及股神经股外侧肌支。  相似文献   
9.
骨母细胞瘤在骨肿瘤中较少见,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命名也较为混乱,如:“良性成骨细胞瘤”,“巨大骨样骨瘤”,“成骨性纤维瘤”等。1956年Jaffrll正式命名为“骨母细胞瘤”。1967年Mayer提出有一种类型的骨母细胞瘤更具有侵袭性,它能导致病人死亡。由于该肿瘤的命名混杂,以及特殊检查无固定的特征,所以极易造成误诊。作者收集回顾了本市  相似文献   
10.
胫骨结节骨骺炎治疗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胫骨结节骨骺炎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56个胫骨结节)胫骨结节骨骺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对五种手术方法的结果加以对比。结果与结论:胫骨结节局部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出血少、痛苦小、外固定时间短、外观满意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