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控制母婴同室的感染,我们建立健全了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和工作常规。以定期做空气及物体表面细菌培养检测来检查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情况,把该制度得到充分落实,并由医院感染科定期组织考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46例外伤所致骨折的患者,临床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全部行X线平片检查后行16层CT扫描,并应用MPR、MIP、SSD、VR重建技术观察.结果 应用MSCT重建技术后显示X线平片为发现的椎体隐匿性骨折及附件骨折9处,3例骨盆复杂骨折,X线平片显示均不全面,2例颞骨骨折X线平片未见显示.肋骨骨折及肩胛骨骨折1例显示不全面.结论 NSCT重建技术的应用在骨关节创伤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椎病的CT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8例颈椎病人的CT表现及其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08例患者中,脊神经根型60例,占55.6%;脊髓型28例,占25.9%;椎动脉型14例,占13%;混合型6例,占5.5%.结论 CT检查是诊断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并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4.
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肌张力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玉敏  郭广芹 《现代康复》2001,5(11):133-133
  相似文献   
5.
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介绍了重组链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及溶栓治疗中的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出血倾向、低血压、过敏反应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以确保疗效.  相似文献   
6.
县级医院手术室手术全期护理的实施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而产生的,手术全期护理是系统化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环节。县级医院手术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做好整体化护理,谈几点看法和体会。1 手术全期护理1.1 手术前期的护理 指手术室护士接到通知单到患者被送手术室的这段时间。护理重点在于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断指再植病人日益增多。我院2000年下半年接收断指再植病人46例,经近期随访,再植手术成活率达92%,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术中的护理及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肺隔离症属于肺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约占所有肺发育畸形的10%.肺隔离症最初于1946由Pryce提出[1] ,并从病因学方面提出了血管牵引学说,认为在胚胎初期,出于某种原因导致了主动脉分支的血管残存,牵引了一部分胚胎肺组织形成肺隔离症.国内1954年首先报道2例,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肺隔离症有许多变异和合并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抚慰对室间隔缺损介入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心理抚慰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卧床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了解室间隔缺损的特点,掌握其观察及护理要点,采用心理抚慰的护理方式,对于医生的诊治、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分娩性脑损伤及围产期窒息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方法:均采用轴位CT平扫,对16例分娩性脑损伤及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治疗前后CT表现对照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作了影像学分析。其中男10例,女6例,出生3h-10天。结果:双侧裂池、小脑幕缘,纵裂池伴双侧脑室后角积血1例;小脑幕缘,直窦、上矢状窦旁积血5例,其中3例伴“△”征;纵裂池,双侧裂池,小脑幕缘积血2例。小脑幕缘,直窦旁积血1例;纵裂池积血8例,结论:CT诊断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