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的最佳疗效.方法 选择患者232例,随机分为3组,均在腰椎牵引的基础上A组:107例配合针灸加红外线治疗,B组:68例配合电脑中频治疗,C组:57例配合微波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A组91.3%、B组70.6%、C组64.9%.3组治愈显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25.29,P<0.05).A组优于B、C组.结论 传统的针灸医学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可忽视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建立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模拟第三腰椎横突周围无菌性炎症的方法,建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于两种不同动物重复用同一造模方法以考察其可靠性。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材料实验组及模型组。于造模后4、10、30 d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4、lO、30 d进行全血、前列腺环素、内皮素、5-羟色胺观察;0、l、8、15 d进行机械性压迫痛阈实验;将20只日本大耳白纯种兔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材料实验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于造模后4、lO、30 d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4、10、30 d进行全血、前列腺环素、内皮素、5-羟色胺观察;0、1、8、15 d进行机械性压迫痛阈实验。结果本模型可以在第三腰椎横突周围出现明显无菌性炎症、淤血、水肿及后期有瘢痕形成,经组织细菌培养,无细菌感染。模型组炎性递质等指标显著高于材料实验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P<0.01)。结论本模型可以对第三腰椎横突周围无菌性炎症作出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3.
老年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关节疾病。我国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发病率为3%,即3600万患者。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因而老年性OA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临床对本病主要采取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保守疗法常见有药物、外敷、理疗、针灸等,近年来出现针刀疗法及关节腔内注射疗法。后两种疗法单独应用的临床报道较多,但从循证医学观点出发,不免失之偏颇。因此,我们将两者联合应用,以观察其对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球肘又名肱骨外上髁炎。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银针针刺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网球肘 2 1例 ,其中男 12例 ,女 9例 ;病程最短 14 d,最长 1年半。1.2 诊断标准 [1 ]1.2 .1 一般无明显外伤史 ,但常见于有经常使用前臂工作的劳损史。1.2 .2 肘关节活动正常 ,但旋转活动受限 ,肱骨外上髁处压痛明显。1.2 .3 旋臂屈腕试验阳性。2 治疗方法2 .1 定点 于肱骨外上髁、伸指总腱附着点附近及桡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附近查得敏感性压痛点 ,用紫药水棉签标定。2 .2 操作方法 于定点处碘酒消毒 ,酒…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针刀及关节腔内注射疗法联合应用 ,观察对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 5例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针刀注射组、针刀对照组、注射对照组 (n均为 35 ) ,分别进行针刀加注射、针刀、注射治疗 ,于治疗前后按林氏“关节综合评分表”评分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针刀注射组优良率为82 8% ,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χ2a=4 8 13,χ2 b=4 8 5 8) ;针刀及注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5 4 2 %和 5 1 4 % ,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 (P >0 0 5 ,χ2c=34 33)。结论 针刀及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应用对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修复作用好 ,是临床首选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不同疗法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观察推拿复合手法配合师氏镵针划割口腔粘膜疗法与单纯毫针疗法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恢复所需的疗程。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复合手法配合师氏镵针划割口腔粘膜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毫针治疗,10次一个疗程,分别治疗3个疗程。分二次于治疗前、治疗中进行体征改善比较,了解针灸治疗过程中面神经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所需疗程与对照组所需疗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复合手法配合师氏镵针划割口腔粘膜疗法可使受损的面神经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杨云霞  董兆德 《光明中医》2011,26(11):2267-2268
目的报告78例应用密集性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治疗臀上皮神经痛。方法根据臀上皮神经走行区域的压痛点分布,采用密集性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结果 78例病人一次性治愈48例,二次治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6%。结论临床上应用银质针针刺治疗臀上皮神经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模拟第三腰椎横突周围无菌性炎症的方法 ,建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 ,对两种不同动物重复用同一造模方法以考察其可靠性。方法 将 90只SD大鼠及 2 0只日本大耳白纯种兔分别随机分为 4组 :正常组、假手术组、材料实验组及模型组。分别于造模后 4,10和 3 0d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 ;同时进行全血、前列腺环素、内皮素、5 羟色胺观察 ;在 0 ,1,8和 15d对大鼠进行机械性压迫痛阈实验。结果 本模型可以在第三腰椎横突周围出现明显无菌性炎症、瘀血、水肿及后期有瘢痕形成。经组织细菌培养 ,无细菌感染。模型组炎性介质等指标显著高于材料实验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 (P <0 .0 1)。结论 本模型可以对第三腰椎横突周围无菌性炎症作出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9.
髌下脂肪垫也称为Hoffa's脂肪垫,是位于股骨、胫骨与髌腱之间的锥形间隙里的脂肪组织,呈楔形.其主要作用是吸收来自膝部各方的冲击,保护深层组织,所以长期跑步、负重运动等反复伸屈膝关节可导致脂肪垫反复受到刺激,并逐渐加重,引发无菌性炎症,即髌下脂肪垫损伤,又称髌下脂肪垫炎、Hoffa's病.自2005年至今笔者采用微波针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19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董兆德  杨云霞 《光明中医》2010,25(5):872-873
<正>颈椎病多发于40岁以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伏案工作时间的延长,其发病趋向年轻化。神经根型颈椎病属祖国医学"痹证"的范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