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 ,为多发病、常见病 ,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其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和非手术疗法两大类。非手术疗法具体治法很多 ,疗效不一。自1997~2001年间 ,我们运用手法整复、骶管冲击、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牵引三法相结合(以下简称三步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05例 ,疗效优于单纯骶管冲击疗法或单纯牵引疗法 ,现分析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05例 ,男67例 ,女38例 ,年龄18~63岁 ,病程最短2天 ,最长21年 ,有急性腰扭伤史者42例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腰椎CT确诊。其中L4~5 突出8…  相似文献   
2.
背景:髋臼指数是关节稳定性的重要标志,随访其发育变化规律对于指导髋臼修复后康复锻炼、改进髋臼修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连续跟踪随访,分析改良Pemberton髋臼修复重建后3年髋臼指数发育差异及差异程度。 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前后对照观察,于2002-03/2004-11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 对象:选择2家医院髋关节脱位患儿127例,年龄5个月~3岁6个月,其中< 1岁51例;1~2岁41例;> 2岁46例。 方法:采用修复重建前不牵引,行一期髋关节联合修复重建 (切开复位+转子下旋转截骨+改良Pemberton髋臼成形) 矫正全部畸形, 其中髋臼的处理是在Pemberton的基础上进行修复重建改良。随访结果分析采用手术组髋臼发育与正常髋关节的发育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①髋关节功能Muller和Seddon评分。②治疗后在不同髋臼指数区间内,髋臼数量的分布变化。 结果:随访中脱落14例,113均进入结果分析。髋臼修复后髋关节功能Muller和Seddon评分优78例,良18例,可17例。第3年进行手术组髋臼指数和正常对照组髋臼指数对照,显示83%术后髋臼指数接近正常,髋臼发育逐渐向正常髋臼发育靠拢,但17%患者术后3年内髋臼指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变。 结论:应用改良Pemberton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3年内,在髋臼、股骨头同步发育的原理作用下,大部分发育失常的髋臼恢复到正常的发育轨道;但少数髋臼在发育过程中发生了退变。  相似文献   
3.
Comparison of locomotion therapy between pelvis traction therapy to treat fracture of thoracolumber@葛孚章$Taishan Med Col,Tai'an 27100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Pemberton髋臼成形, 观察其对髋臼发育变化的影响, 尤其是对髋臼指数发育的影响。方法: 手术方式采用术前不牵引, 一期行髋关节联合术式(切开复位 粗隆下旋转截骨 改良Pemberton髋臼成形)矫正全部畸形, 其中髋臼的处理是在Pemberton的基础上进行术式改良。结果: 1年内随访髋臼发育变化, 并进行动态描述, 股骨头覆盖良好, 髋臼指数明显改善, 由术前(44±5)°减少至(17±4)°。结论: 采用联合术式治疗DDH,其中对浅而大的髋臼采用改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处理, 能够使脱位变形的髋臼形态结构基本接近, 股骨头的覆盖、髋臼指数的改变、CE角的测量都达到满意的程度。这表明本术式使髋臼指数得到充分纠正, 加大了对股骨头的包容, 改善了髋臼受力结构, 术后髋臼发育基本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和持续3个月的等速力量训练对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在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与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骨性关节炎患者91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7例,经关节镜技术治疗后5d,再接受等速力量训练3个月,训练步骤:①本体感觉练习;②膝关节活动等长练习;③关节等速练习;④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主动收缩练习。对照组44例,术后常规方法处理,不进行等速力量训练。结果91例患者均随访1年。参照许文杰功能标准,实验组优13例,良25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达80.85%;对照组优7例,良21例,可12例,差4例,优良率达63.64%。两组比较X2=12.99,P〈0.00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关节镜技术对骨性关节炎治疗,配合术后早期及3个月内持续等速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运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髋臼股骨头覆盖率进行观察,但报道多为某一时间点的观察研究,缺乏3年或更长期的连续跟踪随访及综合分析,作者的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目的:螺旋CT三维重建下,连续跟踪观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经保守治疗后3年内髋臼股骨头覆盖率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73例行手法闭合复位铝支架固定的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整复前1d和整复后12,24,36个月分别行髋关节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测量髋臼股骨头平均覆盖率动态变化.以患儿正常侧髋关节为对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及结论:随访时间为3年6个月~4年5个月,65例患儿进入结果分析.闭合复位后患髋髋臼股骨头覆盖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随访3年内逐渐接近正常,其中治疗后1年内是髋臼发育塑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解剖型钢板在四肢近关节部位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8月~2004年6月,笔者共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四肢近关节部位骨折71例,并发症23例.现对合理应用解剖型钢板作一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2007年7月,笔者经关节镜对47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术后配合等速力量训练,观察其对膝关节功能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微创方法配合术后早期持续功能锻炼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02—05/2003—11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髌骨软化症患者47例。经关节镜技术治疗后5d,再接受等速力量训练3个月,训练步骤:①本体感觉练习。②膝关节活动等长练习。③膝关节等速练习。④术后第5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主动收缩练习。并观察其疗效。结果47例患者均随访1年,膝部无疼痛,活动无不适,髌骨研磨试验阴性35例,上下楼梯及半蹲位时轻度疼痛,髌骨研磨试验弱阳性12例。结论采用关节镜技术对髌骨软化症治疗,配合术后早期及3个月内持续等速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研究髌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于103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其中38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A组),65例采用分体式髌骨爪固定(B组).从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4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种方法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但在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在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A组,A组在费用方面优于B组.[结论]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分体式髌骨爪都是治疗髌骨骨折的可靠方法.分体式髌骨爪固定具有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存在高耗材、费用高的缺点,在手术时应根据患者综合情况酌情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