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4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鞍区脑膜瘤的MRI特征,以提高其MRI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5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鞍区脑膜瘤MRI征象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中鞍隔脑膜瘤1例,鞍旁脑膜瘤4例,MRI对其形态特征、信号特点、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侵犯方向、范围能清楚显示.结论 MRI对鞍区脑膜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的MRI特征,提高鞍区肿瘤的MRI诊断水平.方法 对3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鞍区肿瘤MRI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肿瘤中,垂体瘤13例,脑膜瘤6例,颅咽管瘤3例,脊索瘤2例,蛛网膜囊肿3例,表皮样囊肿2例,三叉神经瘤及转移瘤各1例.不同肿瘤有各自的好发部位、临床特点;MRI也有各自的形态特征、信号特点.结论 MRI能正确显示鞍区肿瘤及其毗邻解剖结构,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在眼眶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证实的眼眶肿瘤病变的MRI表现。结果海绵状血管瘤5例,视神经鞘脑膜瘤3例,神经鞘瘤2例,视神经胶质瘤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脂肪瘤1例,转移瘤1例,炎性假瘤1例。不同病变有不同的MRI特征。本组定位诊断准确率100%(16/16),定性诊断准确率93.8%(15/16)。结论MRI是诊断眼眶肿瘤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real tumors.GIST)发生于小肠相对少见^[1].由于部位隐匿,且多数向肠腔外生长,常用的钡剂和纤维肠镜检查效果不理想。今收集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12例小肠间质瘤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鞍区脑膜瘤的MRI特征,以提高其MRI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5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鞍区脑膜瘤MRI征象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中鞍隔脑膜瘤1例,鞍旁脑膜瘤4例,MRI对其形态特征、信号特点、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侵犯方向、范围能清楚显示.结论 MRI对鞍区脑膜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胰腺转移癌(PM)的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学证实PM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21例PM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而无其他特殊症状.CT共发现27个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22个,不规则分叶状5个;位于胰头部16个,胰体、颈部7个,胰尾部4个;26个肿瘤中心点位于胰腺内,1个突出胰腺外.肿瘤直径约7~63 mm,平均35 mm.平扫多呈相对较低密度,不均匀囊实性而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强化类似于原发肿瘤,多呈不均匀环状强化,明显强化9例,中度强化8例,轻度强化4例;边界逐渐清晰,与正常胰腺间分界清晰、边缘锐利13例,8例边缘较毛糙;伴胆总管轻度扩张3例,伴近端主胰管轻度扩张1例,侵犯胰外血管2例,合并胰腺外转移16例.结论 PM以胰腺单发结节或肿块多见,临床多无特殊症状,CT平扫呈不均匀较低密度而边界欠清,增强强化与原发肿瘤相似;肿瘤中心点多位于胰腺内而突出胰腺外少见;多数合并其他转移但胆、胰管梗阻及胰腺外局部侵犯较少见,腹膜后结构相对较清晰,CT有助于PM的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胸膜孤立性纤维瘤(pleur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PSFT)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的PSFT的CT资料。结果 9例均表现为胸腔内单发的软组织肿块,位于左侧胸腔6例,右侧胸腔3例。肿瘤最大直径4.3~18.7 cm,平均14.3 cm,其中7例体积较巨大,周边稍呈分叶状,2例较小者呈类圆形。CT平扫肿瘤较密实,呈等或略低密度,6例密度不均,见2种密度区混杂分布,3例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7例不均匀强化,强化方式多样而程度变化较大,5例巨大者轻、中度强化和显著强化同时存在;7例见肿瘤内血管明显强化。4例周围见轻度压迫性肺不张,3例少量胸腔积液。9例瘤-肺界面均较光整,邻近肋骨结构均正常,未见明显骨质增生及压迹或骨质破坏,周边见胸膜局限掀起呈胸膜尾征。结论 PSF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对其诊断及鉴别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肾上腺肿瘤的MS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的MSCT特征,分别观察肿瘤的大小、密度、内部结构、CT增强程度、肿瘤边缘情况以及肿瘤与同侧肾上腺的关系,提出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要点.结果 27例良性肿瘤中,21个直径<3cm,密度均匀19个;全部病例均行增强检查,其中20个肿瘤的增强程度<20Hu.5例恶性肿瘤中,4例肿瘤>5cm,5例肿瘤密度不均匀;5例行增强检查的肿瘤CT增强程度>20Hu,3例肿瘤边界不清累及周围结构.肿瘤直径<3cm、密度均匀、CT增强程度<20Hu者多为良性肿瘤;肿瘤直径>5cm、密度不均、增强程度>20Hu、边界模糊、正常肾上腺结构消失者提示恶性肿瘤.结论 认真分析影像学特征,提高肾上腺肿瘤诊断率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48例经临床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的多层螺旋CT(MSCT)扫描表现。认为MSCT扫描检查对诊断甲状腺肿瘤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患者扩散加权成像( DWI)特点及其与放化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6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放化疗前后进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和DWI检查。记录肿瘤的基线特点包括复发部位、大体肿瘤体积、坏死区和ADC值,勾画扩散受限局灶作为一个单独的ROI并测量ADC值。按完全反应( CR组)、部分反应( PR组)分组,比较组间的影像学特点。结果12例为CR组,14例为PR组。部分反应患者放化疗后的ADC值显著高于放化疗前的ADC值。与CR组相比,PR组患者具有更大的大体肿瘤体积、更高的ADC值和更多的扩散受限局灶,而复发类型、坏死区域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应用DWI获得的ADC值和扩散受限局灶有助于判断宫颈癌复发癌灶对放化疗的反应,这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预测治疗效果,对于合理制定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