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报道多节段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肢长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腓骨制成多节段并联使之增粗,修复下肢长段骨缺损11例。其中胫骨Ⅲ度骨折5例,骨肿瘤4例,骨髓炎2例。结果 经8月-7年随访,所有修复骨缺损均获良好愈合,其功能外形均令人满意,移植骨无折断。结论 采用腓骨多节段并联,使其增粗,是防止移植骨骨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3.
髌韧带和髂胫束联合重建治疗膝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膝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手术重建方法及时机,评估髌韧带和髂胫束联合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自体髌韧带中1/3组织(骨-髌韧带-骨,BPB)和髂胫束,一期等长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12例,术后进行有效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平均随访15.6个月,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70-80分4例,60-70分5例,60分以下3例;患者自诉满意率75%。结论 采用髌韧带和髂胫束联合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近期疗效较满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术后正确康复锻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17岁 ,因左手示、中、环指外伤部分缺如、畸形10年余 ,要求修复再造而收住院。检查 :左手示指及环指中远节缺如 ,中指中节短缩偏向桡侧成角畸形 ,末节残存 ,指甲外观满意。手术设计 :示指、环指分别游离双足第二足趾行节段再造修复加长 ;中指成角畸形矫正。但当中指成角矫正后 ,桡侧皮肤缺损 ,如何覆盖创面呢 ?我们根据张敬良等[1] 的设计取第二足趾时携带趾腓侧条形岛状皮瓣Ⅰ期进行再造示指 ,修复中指畸形矫正的皮肤缺损。手术步骤 :手术分两组进行 :一组游离双足第二足趾 ,其中游离右足第二足趾时携带趾腓侧岛状皮瓣。具体…  相似文献   
5.
苑芳昌  周东生 《山东医药》2008,48(17):17-18
目的 确定经皮髂骨拉力螺钉固定术治疗髂骨后部骨折钉道角度.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对56例正常成人进行骨盆三维重建,以双侧髂后上棘与髋臼上缘连线平面为起始截面,以髂后上棘为中心,自起始截面以0.5°为单位向头侧旋转行斜位断层图像重建,测量每一截面髂骨皮质距正中线的最短距离,>4mm为可进针截面,直至≤4mm的终止截面,终止截面上中线与矢状线的夹角即为进针(钉道)角度.结果 起始角度为(38.13±0.94)°,终止角度为(23.63±1.17)°,进针角度为(24.68±1.06)°,且该角度无性别差异.结论 钉道角度相对恒定,在此范围内进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上皮根鞘的结构对牙根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出生后(postnatal, PN)8 d的SD大鼠, 切取第一磨牙牙胚的颈部组织, 用胶原酶和dispase酶消化, 1组直接离心形成细胞团, 另1组加用胰酶消化后, 离心形成细胞团。将细胞团体外培养4 h后, 种植到母鼠肾被膜下, 4周后取材观察。结果: 胶原酶和dispase酶消化可将上皮根鞘解离成碎片, 加用胰酶消化后, 上皮根鞘被解离为单个细胞。含有上皮根鞘碎片的细胞团种植后形成牙根样结构, 而含有上皮根鞘离散细胞的细胞团则形成管状牙本质和骨样牙本质块。结论: 上皮根鞘的结构对其引导牙根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8-08-19成功为1例患者摘除了8 kg重的脂肪肉瘤。此患者术前已三次手术, 腹腔广泛粘连,手术难度大,现将手术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2岁。于1979年行腹部包块摘除术,术后诊断为“腹膜后脂肪肉瘤”。1997年包 块再次出现,于4月行第二次手术。1998年1月脂肪肉瘤再次复发,因腹腔粘连仅行“腹部包 块部分切除”,术后包块迅速生长为全腹部。1998-08来我院行第4次手术,腹膜后巨大脂 肪肉瘤完整摘除。术后病理诊断同1979年。  相似文献   
8.
局部肥胖症是指脂肪组织在人体局部分布不均匀并由其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1临床分型1中心性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腹部,上半身肥胖,亦称为男性肥胖。2周围性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臂部和腹部,下半身肥胖,亦称女性肥胖。2局部肥胖的原因研究表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年龄因素:尤其是腰围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使腰臂围比WHR增加,腹部脂肪量与年龄增加多成正比。与生活饮食习惯,生存条件有关系。2脂肪代谢障碍因素:可能与抗脂解的α-Z肾上腺素受体增加有关。由此产生脂肪代谢障碍,并因而导致高血糖症、高胰岛素症和高脂…  相似文献   
9.
体外诱导培养人破骨细胞样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多因子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培养人破骨细胞样细胞(Osteoclast-like cell,OLC)。方法:分离人PBMCs,加入不同浓度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剂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和1α,25(OH)2D3诱导培养。结果:诱导培养14d后,部分PBMCs分化为多核、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阳性并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破骨细胞样细胞。结论:多因子诱导人PBMCs是培养人OLC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本地犬乳恒牙替换时序,为研究乳恒牙替换机制时选择实验用犬提供参考。方法实验于2005-05/06在解放军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择2,3,4,5个月龄本地犬共4只,分离下颌骨,大体和拍摄X线片观察乳恒牙替换情况。结果4只犬均进入结果分析。本地犬在2个月龄时,全口均为乳牙;3和4个月龄时,乳恒牙按特定顺序替换;到5个月龄时,全口均为恒牙。结论本地犬2~5个月龄是研究乳恒牙替换的适合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