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猪下肢枪弹伤所致肺间接伤的CT表现规律及机制.方法 将14头猪随机采用高速弹射击,建立猪下肢枪弹伤中等程度损伤(软组织贯通伤,M组)和重伤动物模型(骨折,S组),每组7头,利用CT技术对动物模型致伤前、后瞬时、10 min,40 min,6 h的肺部组织结构影像学进行观察,同时测定炎症反应指标:体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结果 (1) 猪下肢枪弹伤不同伤情下的肺间接伤包括渗出、实变、出血、不张、细支气管炎、胸腔积液、肺间质改变;(2)肺间接伤发展程度与枪弹伤伤情程度存在一致性趋势.伤后40 min,S组细支气管炎发生率高于M组(P<0.05),伤后6 h S组的渗出、实变、胸腔积液、肺间质渗出发生率高于M组(P<0.05);(3)IL-6水平伤后上升,6 h达到高峰.伤后40 min,6 h 2组间IL-6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4) 伤后随IL-6水平的上升,肺渗出、实变和细支气管炎发展加重.结论 不同程度猪下肢枪弹伤所致的肺间接伤伤情程度与枪弹伤伤情相一致;致伤后早期,应激性炎症参与肺部间接伤的发展和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制作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模型,利用计算机容积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VCT)观察致伤后心脏形态学改变,结合相关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及病理、电镜观察,分析枪击对猪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期为平战时肢体枪弹伤伤病员的早期全面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7只健康雌性平原猪枪击后肢致软组织贯通伤,分别于枪击前及枪击后瞬时、枪后5’、30’及60’行VCT检查,并抽取猪耳缘静脉血,分别进行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及内皮素(endothelin,ET)检测。结果①枪击后冠脉血管直径在短时间内即会发生改变,以枪击后30min改变最为显著,表现为心脏冠脉VCT在枪击后显影质量很差,可出现冠脉血管的痉挛或者局部的狭窄、或者血管中断不连续,管壁显示不清等表现,猪冠状动脉图像重建质量评价在枪击后瞬间基本在II级以上,仅1(7)只猪的冠脉血管图像重建质量评价为I级。且在枪击30min后冠脉直径最小,之后冠脉直径逐渐恢复,到枪击后60min可恢复到接近枪击前的水平;②枪击后AngⅠ在枪击前的水平与其他4个时间点比较发生显著变化(P<0.05),枪后60’与枪后5’发生明显变化(P<0.05);AngⅡ:枪击前与枪后3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枪击前与枪击瞬时、枪后5’及30’之间变化明显,枪击后60’与枪击瞬时、枪击后5’及30’之间有变化(P<0.05)。结论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后可致心脏远达效应,在致伤全过程中,AngⅡ及ET起了重要作用;致伤瞬间,由于应激反应及冲击波的血流扰动影响,可导致血管内皮受损;VCT在心脏冠状动脉扫描对心脏远达效应损伤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