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附8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对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孕期经超声检查的胎儿畸形80例进行分析。结果:80例胎儿畸形中产前诊断与产后完全符合63例,未能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17例(3例漏诊、6例超声不能诊断、3例难以诊断、5例诊断不完全符合),单发畸形56例,复合畸形17例,多器官畸形7例。结论:超声可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器官发育情况。在孕期能及早发现先天性畸形,对临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B型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的观察研究--附982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B型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愈合情况。方法:对982例剖宫产术后7~9天子宫大小、宫腔及切口进行观察。结果:术后7~9天宫腔线状回声清晰648例(65.99%),宫腔液性暗区前后垂直厚度在0~1.5cm者287例(29.23%)厚度大于1.5cm者47例(4.8%),按声像图将子宫切口分为4类,Ⅰ类切口稍隆起902例(91.85%),Ⅱ类明显隆起45例(4.6%),Ⅲ类切口肌壁间血肿形成10例(1.0%)。Ⅳ类切口处形成局限性包块25例(2.5%)。结论:B超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能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断,动态随访观察子宫切口变化,对防治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等并发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超声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从B超常规检查胎儿中发现胎儿心脏畸形的可能性。方法第一阶段:1998~2003年,常规检查胎儿,观察四腔心切面;第二阶段:2004年1月~2005年3月,常规检查胎儿,观察四腔心切面,胎儿其他部位畸形时增加观察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心脏结构异常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第一阶段,从18985例胎儿中发现6例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0.316‰(6/18985)。第二阶段,从6526例胎儿中诊断8例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1.226‰(8/6526)。结论基层医院B超常规检查胎儿时注意观察四腔心切面,胎儿体位合适时增加观察左右室流出道切面,能检出妊娠20周后的胎儿严重心脏畸形,避免其出生,达到优生。  相似文献   
4.
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我院利用病案信息进行了下列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监控管理:一是职能科室根据每旬各科室各诊疗组药占比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沟通管理;二是利用病案统计信息实施了“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生物制剂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机制”;三是利用门诊处方产生的费用进行“大处方”分析,发现不合理及时处理。通过上述管理措施,我院的药占比较去年同期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落实“三合理”取得了成效。使我们体会到病案信息是医院管理有力的支持系统,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病案在医院管理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我院利用病案信息进行了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监控管理:①职能科室根据每旬各科室和诊疗组药占比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沟通管理;②利用病案统计信息实施《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生物制剂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机制》;③利用门诊处方产生的费用进行“大处方”分析,发现不合理及时处理。通过实施管理,我院的药占比较去年同期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落实“三合理”取得了成效。可见病案信息是医院管理有力的支持系统,今后将进一步发挥病案在医院管理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孕妇27岁,妊娠30周,产前检查拟诊羊水过多,行B超检查。超声所见:胎儿呈左枕前位,双顶径8.2cm,胎心、双肾、膀胱、脊柱四肢未见异常。胎儿腹部探及一大一小两个无回声区,前者位于胎腹左侧,7.3cm×5.0cm×3.2cm。后者位于股腹中央偏右,2.3cm×2.8cm×2.8cm。转动探头见两者贯通,贯通处为幽门,内径0.7cm(附图)。未见小肠、结肠声像图,羊水最大深度14cm。超声诊断:单胎头位,羊水过多,胎儿十二指肠闭锁、胃扩张。孕妇拒绝引产,36周分娩。新生儿经X线检查证实十二指肠闭锁后转市一院外科手术。术中见日膨隆,胃腔内见大量草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际卵巢肿瘤分析组织(IOTA)简易标准及其联合血流阻力指数RI及CA125对卵巢肿瘤的病理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38例卵巢肿瘤患者(共计152个卵巢肿瘤病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进行超声检查并应用IOTA简易标准进行评定,不确定类型联合RI及CA125辅助诊断,最终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IOTA简易标准可用于定性诊断的有123例,不确定类型29例(19.1%)。123例可适用IOTA简易标准的病例中,诊断的灵敏度为95.7%,特异性为94.7%,准确度为95.1%,,阳性预测值为91.8%,阴性预测值为97.3%。由于不确定类型占19.1%,IOTA简易标准在本组病例中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3.7%、79.1%,而联合RI及CA125诊断的灵敏度为88.5%,特异性为92.3%,准确度为90.7%,阳性预测值为88.5%,阴性预测值为92.3%。结论 IOTA简易标准可用于卵巢肿瘤定性诊断,并且简便高效,特别适用于缺乏经验的超声医生对其作出诊断,但不适用于所有卵巢肿瘤,无法适用此标准的患者可联合RI及CA125辅助诊断,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国际卵巢肿瘤分析(IOTA)简单规则联合Caruso评分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6例卵巢肿瘤患者(共167个肿瘤,62个恶性,105个良性),由2名超声医师分析总结并记录其超声形态学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另2名超声医师在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分别应用IOTA简单规则、Caruso评分及二者联合法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计算其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肿瘤间5项彩色多普勒血流指标(血供情况、血管位置、血管分布、血流波形、阻力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形态学指标中实性成分大小(最大径7 mm或50 mm时)及肿瘤大小(最大径100 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肿瘤Caruso评分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5)。IOTA简单规则的适用率为78.4%。单独IOTA简单规则、Caruso评分及二者联合法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91.7%、87.1%、93.5%,特异性分别为95.2%、79.0%、91.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7%、71.1%、86.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91.2%、96.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9%、82.0%、92.2%。结论卵巢良、恶性肿瘤在超声形态学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方面均有显著差异,IOTA简单规则、Caruso评分均为卵巢肿瘤的可靠诊断方法,二者联合应用对卵巢肿瘤的诊断效能最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4例股骨颈慢性骨髓炎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1例复发,全部恢复正常的学习或劳动,供区无残留功能障碍。结论游离腓骨移植术既能消除股骨颈死腔,建立病灶骨及局部组织的血循环;同时又能刺激骨区成骨细胞活跃,促进病灶的修复。腓骨与股骨颈愈合后长时期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发生股骨颈病理性骨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立体导丝定位穿刺术对乳腺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触诊阴性而影像学表现异常的患者41例(乳腺微小病灶43处),41例均行乳腺数字化三维立体导丝定位穿刺切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43处微小病灶均定位成功,病变完全切除。病理检查:恶性病变8处,其中原位癌3处,浸润性导管癌Ⅰ~Ⅱ级3处,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1处,浸润性导管癌伴腋下淋巴结转移1处;良性病变35处。结论:乳腺数字化三维立体导丝定位穿刺技术定位准确、损伤小、诊断符合率高,是治疗乳腺微小病变的重要手段,也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