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回顾分析21例严重肝外伤病例行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认为清创性肝切除术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方法,及时准确处理并发症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CS)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腔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27例CS诱发DVT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下肢静脉造影;18例置入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并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及深静脉置管溶栓,其中6例植入支架;7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造影及置管溶栓;2例患者行浅静脉溶栓。结果:23例术后恢复良好,复查造影发现深静脉通畅,血栓基本消失,4例出院时肢体有轻-中度肿胀;术后2例因滤器内血栓而转为永久性滤器;围手术期无肺栓塞及严重出血事件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至3年(平均18个月),3例活动后仍有下肢肿胀,余24例下肢无肿胀,缓解率达88.9%;彩超发现4例髂静脉闭塞,23例髂静脉通畅,通畅率达85.2%。结论:腔内治疗作为一种安全、微创的方式,可有效治疗CS合并DVT。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型布加综合征(BCS)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接受介入治疗的18例下腔静脉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手术方式均采用介入引导、上下腔静脉会师造影并球囊扩张术,18例患者均成功开通,其中10例半年内行2次手术,8例行3次手术,逐步扩大球囊直径,术前术后下腔静脉测压提示下腔静脉内压力显著降低[术前(30±10) cmH2O,术后(15±7) cmH2O],症状完全消失。18例患者均未植入支架,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12~48个月,无死亡,无一例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下腔静脉型布加综合征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术中“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技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采用“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结合腔内隔绝术(TEVAR)治疗的11例患者资料。结果11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及左锁骨下动脉球囊扩张支架均植入成功。术后随访12个月,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严重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裸支架“烟囱”技术可以为主动脉夹层伴左锁骨下动脉破口患者提供腔内隔绝术治疗机会,完全封堵漏口,重建血流。短期随访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经胸途径颈动脉重建术治疗大动脉炎脑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8例患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本组均有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阻塞性病变并出现严重脑缺血症状。16例升主动脉、2例主动脉弓颈动脉旁路术。结果:术后死亡3例、移植血管阻塞2例;12例术后随访平均22个月,9例症状消失或改善,移植血管累积通畅率75%(9/12)。结论:胸外途径无法重建颈动脉血流时,经胸途径颈动脉重建术是治疗大动脉炎严重脑缺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肖占祥  陈浩 《海南医学》2012,23(21):1-2
总结主动脉夹层腔内技术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并结合笔者的体会,对提高腔内治疗疗效、降低并发症等问题做一述评。认为对于夹层破口邻近主动脉弓主要分支或近段扭曲打折等应采取拓展近段锚钉段的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拓展近段锚钉段包括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杂交技术、烟囱技术、覆膜支架开槽(开窗)技术等,以上方法应结合本单位的条件及产妇的个体差异选择一种或多种复合应用。对支架规格的选择提出独到见解:支架直径大于近段锚钉段直径5%~10%即可,弓降部的支架尽量选择长支架,以减少支架两端的横向反跳应力;选择渐细型支架,对于近段锚钉段受累的病例选择近段带裸段的支架应慎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移植胚胎肝细胞减轻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孕14 d的BALB/C小鼠胚胎肝细胞移植到雌性BALB/C小鼠肝脏,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肝纤维化.6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3个月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浓度及肝脏羟基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域蛋白(SRY)表达来确定移植的胚胎肝细胞在肝内的增殖分化.结果 移植胚胎肝细胞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HA和LN的水平(P<0.01).胚胎肝细胞移植组肝脏Hyp含量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移植组肝脏α-SM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胚胎肝细胞移植及诱导肝纤维化3个月后,胚胎肝细胞能增殖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占肝脏的30%~50%.结论 在诱导肝纤维化过程中,移植胚胎肝细胞有向肝细胞和胆管细胞高增殖分化的能力,并有效地减轻肝损害和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水平与继发急性肺损伤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经全主动脉CTA以及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AAD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静态吸氧状态下氧合指数(PaO2/FiO2)大小将患者分为肺损伤组(21例)与非肺损伤组(35例)。随机选取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为对照组。AAD患者入院后每4 小时抽血次,对照组受试者仅抽取1次清晨空腹肘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RAGE水平,同时检测PaO2、计算PaO2/FiO2。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AAD患者入院后24 h的HMGB1、RAGE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两者在肺损伤组均明显高于非肺损伤组(均P<0.05)。两组AAD患者入院后HMGB1、RAGE水平不断上升,而PaO2/FiO2逐渐降低,并均入院后48~60 h达到峰值,肺损伤组的3项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非肺损伤组(均P<0.05);随着发病时间的推移,HMGB1、RAGE水平达到峰值后下降,PaO2/FiO2逐渐回升。AAD患者中,HMGB1与RAGE水平与PaO2/FiO2均呈明显负相关(r=-0.940、 -0.794)。 结论:HMGB1/RAGE信号通路可能在AAD肺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HMGB1、RAGE水平的升高,肺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监测HMGB1、RAGE水平可以对AAD并发肺损伤的风险进行评估;对HMGB1/RAGE信号通路深入研究可能会为AAD肺损伤的干预提供靶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