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肺内支气管囊肿在CT、MRI表现上的特征。方法:3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内支气管囊肿;男25例,女12例,年龄18~63岁,平均35岁。均行X胸片,24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3例行MRI检查。结果:分布在右肺16例,左肺21例。形态以圆形为主,可以呈葫芦状、长条状或不规则形。22例囊肿含有液体,8例含气体,6例含有气液面,4例含有曲菌球,囊壁钙化7例,呈点状和弧线状。囊壁见有轻-中度强化,其中以含液囊肿较明显,囊肿周围气肿15例。结论:大部分成人先天性肺内支气管囊肿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的CT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其中12例CT检查,13例MRI检查,4例同时做CT和MR。结果肿瘤累及鞍上19例、鞍内2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8例;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MR可三维成像,能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CT与MRI相辅相成,为颅咽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结合病人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杨义军  翟跃杰  王志芳 《当代医学》2010,16(20):105-10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肿瘤形状、边界、密度的均匀性、增强效果等形态学征象,总结腮腺肿瘤的MSCT表现,探讨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24例腮腺肿瘤的MSCT资料,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分析。MSCT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腮腺肿瘤大多位于腮腺浅叶(14/24),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居多(13/19),MSCT表现为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肿块。恶性肿瘤以粘液表皮样癌较多(4/5),MSCT多显示为境界不清、密度不均匀的肿块。转移癌以鼻咽部来源多见(1/5)。结论腮腺肿瘤在MSCT表现上有其各自特点,对绝大多数病例进行定性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并发骨水泥肺栓塞的MS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PVP和PKP术后58例患者的胸部MSCT,评价是否并发骨水泥肺栓塞并分析其MSCT表现.结果 58例患者中5例发现骨水泥栓子,发生率约为8.6%,其中肺癌多发椎体转移2例,胃癌多发椎体转移1例,多发骨髓瘤1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1例;骨水泥栓子CT表现为肺动脉分支内斑点状、小条状、分支状高密度影,散在或弥漫分布于两肺野.1例左肺动脉主干内见附壁骨水泥栓子,延伸至左肺上叶肺动脉内;3例同时发现椎旁静脉和奇静脉内骨水泥栓子.结论 MSCT可准确显示肺动脉分支内骨水泥栓子.  相似文献   
5.
骨斑点症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骨斑点症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4例属同一家族的三代男性行X线及CT检查,并作文献复习。结果:病变以手、足小骨、骨盆、长骨骨骺及骨端为好发部位,呈对称性,以松质骨为0.2-1.5cm散在多发的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阴影为特征。结论:骨斑点症X线、CT表现具有特异性征象,可明确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翟跃杰 《实用医技》2008,15(3):312-313
目的:探讨颅内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例经过穿刺病理证实的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进行影像学分析,3例均行CT、MRI平扫,1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3均单发生额叶,2例双侧额叶囊实性病变,1例有出血、钙化,各种病变均有一定的影像表现特点。结论:SPNET的影像学有一定特征.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的结合有助于术前与其他肿瘤区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例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及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根据病理学分3型:①外周神经肿瘤13例;②交感神经及神经节肿瘤5例;③副交感神经节组织的肿瘤2例。根据病灶强化特征分为5型:①环形强化型;②均匀强化型;③不均匀强化型;④无强化型;⑤分隔样强化型。结论熟悉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动脉栓塞术治疗盆腔大出血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红伟  翟跃杰  杨思福  王勇 《当代医学》2009,15(17):297-298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在治疗盆腔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Seldinger’s技术对本组23例(膀胱癌出血3例.前列腺癌术后出血1例,子宫颈癌出血6例,子宫内膜癌出血3例,绒癌1例,产后大出血9例)不同程度盆腔出血患者行经皮双侧髂内动脉前干或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术,应用数字减影血管(DSA)技术明确出血部位后根据具体情况注入抗生素和/或抗癌药物,并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全部病例均为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盆腔出血患者,经TAE治疗后一次止血成功,止血时间5~13min,平均时间(8.1±3.6)min,手术时间30~50min,平均(41.8±6.4)min;DSA发现出血均来源于单侧或双侧髂内动脉前干,表现为局灶性出血、官腔内弥漫性出血;随访14~30天均无再出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AE对盆腔大出血有确切的疗效,具有止血快、副作用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2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进行影像学分析,所有病例均行CT、MRI平扫及CT增强扫描。结果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0.8—26岁,胆管囊肿Ⅰ型11例,Ⅱ型1例,Ⅲ型2例,Ⅳ型3例,Ⅴ型3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肝内外胆管薄壁囊状扩张,直径1—3.0cm,肿块无包膜,大多数形态呈类圆形,增强扫描不强化。结论熟悉胆总管囊肿的发病部位、形态、大小、年龄特点,CT、MRI是一种有价值、无损伤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39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进行影像学分析,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25例行CT扫描。结果 21例均单发生于右侧,18例发生于左侧,大囊小结节35例,单纯囊肿型3例,完全实型1例;直径〈5.0cm26例,〉5.0cm13例。肿块大多无包膜,形态呈类圆形,增强扫描囊腔及囊壁不强化、壁结节明显强化,各种病变均有一定的影像表现特点。结论熟悉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形态及强化特点,对于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