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胶质瘤是成人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广泛的血管化和高度的侵袭性,预后差。传统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效果不理想。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一种不依赖机体血管内皮细胞的全新的血流灌注系统,被认为是传统抗血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形成机制复杂,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包括肿瘤微环境、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多条信号通路。本综述主要阐述了血管生成拟态在胶质瘤研究中的机制进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潜在抗血管生成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生原因,为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109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9名职业暴露人员中,实习护士、临床护士、内科医师、外科医师、助产士及保洁员分别占56.88%、27.52%、6.42%、4.59%、2.75%及1.84%;暴露发生部位主要为手或手指,占90.82%;暴露时发生操作以拔针为主,占47.70%;暴露源以乙型肝炎居首位,占57.80%,其次为未知暴露源,占22.02%。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建立职业暴露报告管理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意识,完善防护用品,可有效防止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吲哒帕胺缓释微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吲哒帕胺缓释微球。方法以乙基纤维素和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乙二醇6000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吲哒帕胺缓释微球,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选了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所制微球的形态、粒径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该法所制微球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度分布在80~200μm范围内的微球占总数的84.5%,载药量为36.8%,包封率为78.1%。结论该法可用于吲哒帕胺缓释微球的制备。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阿霉素聚乳酸微球中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中阿霉素的含量。结果阿霉素溶液在7.5~15.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C=0.04007A+0.00867,相关系数r=0.9997(n=6),阿霉素微球的平均载药量为5.93%,包封率为38.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阿霉素微球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科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特点,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外科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100例患者为病例组,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00例手术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配对设计的秩和检验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直接经济损失及住院日数差异。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住院费用(中位数)增加19 866.3元(Z=-8.338,P<0.01),住院日数(中位数)增加8.0 d(Z=-6.857,P<0.01);住院费用增加前三的手术为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神经系统手术及泌尿系统手术,住院日数增加前三的手术为胆囊切除术、椎间盘破坏或切除术、泌尿系统手术,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费用增加前三的感染为多部位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及腹腔内组织感染,住院日数增加前三的感染为多部位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及表浅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外科患者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可导致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外科多部位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及手术部位感染等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阿霉素(ADM)-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考察其特性。方法选用生物可降解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扩散-吸附法制备ADM-PLGA微球。结果制备的微球外观圆整,粒径范围在7~20μm,占90.07%,载药量为5.93%,包封率为38.3%。结论该法制备的微球粒径和载药量符合肺靶向ADM-PLGA微球要求。  相似文献   
8.
清洁手术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江西省人民医院清洁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现状,通过干预措施促进外科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将本院档案室616份普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及骨科清洁手术病历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干预前组247份,为尚未开始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医生仅凭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干预后组369份,为开始执行《指导原则》并采取加强对外科医生的在职教育,制定执行奖惩制度,医院感染科专职人员在手术室、病区督察等干预措施。对2组清洁手术病例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组术前0.5~2h用药率为30.36%,术后二联用药率为38.46%;干预后组0.5~2h用药率为68.29%,术后二联用药率为27.6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既浪费医疗资源,又加重患者经济负担。通过干预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医院感染管理科在管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上势单力薄,要想很好地消除滥用抗菌药物这个弊端,需要与全院医生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9.
医院职业暴露特别是实验室人员的职业暴露是近来医务界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他们与病人的血、尿、便、痰、分泌物等标本接触最为密切,工作中还经常接触有毒化学试剂、放射性物质,因此存在着许多职业暴露与职业感染机会。如何防范职业暴露,防止实验室人员的职业感染:加强职业安全管理,提高职业安全防范意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39岁男性,因间断性头痛20 d、加重4 d入院。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间断性隐痛或钝痛,伴畏光、流泪、眼胀等。4 d前因休息不足,劳累后头痛症状加重,无恶心、呕吐、肢体抽搐,无视觉、听觉障碍,无精神性格改变。当地医院头颅CT示左额部低密度占位病变,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结构明显右移,同侧脑室前角受压变形。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