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熊去氧胆酸联合苦参碱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对照组在降酶、支持等治疗基础上使用苦参碱联合治疗组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四周后,血清总胆红素(STB)及碱性磷酸酶(ALP)治疗后比较,P〈0.01,说明熊去氧胆酸联合苦参碱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背景:旋转假体是否优于固定假体学术界目前仍有争议。目的: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旋转或固定平台型假体的临床结果比较,分析两类假体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相关参考文献,收集比较旋转和固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的随机方法学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5.1.2进行Meta分析。使用GRADEproversion3.2.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证据评级。结果与结论: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总共764例,置换旋转假体的实验组381例,置换平台假体的对照组383例。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偏倚均较低。术后疗效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组间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置换后并发症、翻修率均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目前证据未能证明旋转平台假体优于固定平台假体,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对照试验加以证实,但无论选择何种假体均有可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1994年开始用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复发性健鞘囊肿8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女性6例,男性2例,年龄9~32岁,均施行过胜鞘囊肿的切除术治疗l~3次。病变部位,腕背5例,腕掌面1例,脚背2例。2操作方法局部麻醉后用12号针头穿入囊肿内,然后挤压囊肿,将胶冻样粘液全部抽出,如果拍出粘液有困难可用针头在囊腔上多穿几个孔直到全部抽出为止,继后注入无水酒精5~20ml,注入无水酒精量根据囊肿大小而定,最后加压包扎。尽量使空囊腔闭合,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3结果注射时局部有轻度烧灼样疼痛,轻度肿胀,1周后肿痛消退…  相似文献   
4.
背景:国外研究调查显示,在全膝关节置换中有95-2%采用骨水泥进行假体固定,但是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风险高。目的: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膝关节置换中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的效果差异。方法:检索Medtine(1996年1月至2011年8月1、Embase(1960年1月至2011年8月1、Cochranelibrary(2011年8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0年1月至2011年8月)及相关参考文献,收集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的方法学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5.1.2进行Meta分析。比较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在术后生存率、稳定性、相关并发症、翻修率、异位骨化的差异。并使用GRADEproversion3.2.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证据评级。结果与结论: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381例患者,实验组(骨水泥组)676例,对照组(非骨水泥组)705例。4个研究比较了骨水泥组和非骨水泥组假体置换后≤5年组的膝关节生存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置换后≤5年骨水泥组生存率高。4个研究比较了置换后〉5年组膝关节生存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置换后〉5年组骨水泥假体组生存率高。3个研究在不同随访时间比较了置换后假体稳定性,结果显示两组间在假体稳定性上差异无显著性。4个研究在不同随访时间比较了置换后假体相关的并发症,两组问在假体相关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个研究在不同随访时间比较了置换后翻修率,两组间在假体翻修率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个研究在不同随访时间比较了置换后假体异位骨化,两组间在置换后假体异位骨化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置换后疗效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组间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是≤5年组还是〉5年组,均是骨水泥型假体生存率均高于非骨水泥型假体生存率,两组在稳定性、相关并发症、翻修率、异位骨化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背景: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治疗常需要内固定或人工髋关节置换,两种术式如何选择一直是骨科医生争论的焦点。目的:对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5期)、MEDLINE(1966-01/2011-05)、EMbase(1984-01/2011-05)、CNKI(1979-01/2011-05)。收集所有髋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比较治疗老年人(〉60岁)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2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使用GRADEpro version3.2.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证据评级。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7篇,最终纳入13个RCT,共24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访2年、10年或10年以上病死率,关节置换和内固定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随访2年、10年或10年以上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关节置换组均显著低于内固定组。提示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选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可明显降低术后再次手术率及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背景:髋关节置换是目前骨科开展的较成熟手术,但暴露大,出血较多,临床需一种理想止血材料及方法来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出血.目的:观察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止血作用.方法:5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局部止血,观察组采用传统局部止血加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比较两组在置换后引流量、置换后24 h输血量、置换前及置换后第1天复查血红蛋白降低值的区别.结果与结论:观察组在置换后引流量、置换后24 h输血量、置换前及置换后第1天复查血红蛋白下降量等方面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提示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全髋关节置换中有较好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PH)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控制出血的作用。方法观察组30例,在TKA术中加用MPH止血;对照组34例,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及术后较术前血红蛋白降低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较术前血红蛋白降低值比对照组小,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加用MPH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8.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在普外科住院病人中占10%~15%[‘]。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并不难,但部分病人由于不典型致阑尾穿孔,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或形成阑尾周围脓肿,需行阑尾切除治疗。而阑尾切除术后致粘连性肠梗阻[’1则成为术后棘手的并发症。本文观察分析1990~1995年共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共180例,其中因阑尾切除术后引起的占62例,为粘连性肠梗阻的34.3%。为尽可能减少阑尾切除术后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本文就62例临床观察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2例阑尾切除术后致粘连性肠梗阻中,男性49例…  相似文献   
9.
背景:旋转假体是否优于固定假体学术界目前仍有争议。 目的: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旋转或固定平台型假体的临床结果比较,分析两类假体的疗效差异。 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相关参考文献,收集比较旋转和固定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的随机方法学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5.1.2 进行Meta 分析。使用GRADEpro version3.2.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证据评级。 结果与结论: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总共764例,置换旋转假体的实验组381例,置换平台假体的对照组383例。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偏倚均较低。术后疗效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组间比较的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置换后并发症、翻修率均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目前证据未能证明旋转平台假体优于固定平台假体,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对照试验加以证实,但无论选择何种假体均有可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背景:髋关节置换是目前骨科开展的较成熟手术,但暴露大,出血较多,临床需一种理想止血材料及方法来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出血。 目的:观察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止血作用。 方法:5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局部止血,观察组采用传统局部止血加微孔多聚糖止血球止血。比较两组在置换后引流量、置换后24 h输血量、置换前及置换后第1天复查血红蛋白降低值的区别。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在置换后引流量、置换后24 h输血量、置换前及置换后第1天复查血红蛋白下降量等方面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 < 0. 05)。提示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全髋关节置换中有较好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