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顺行输尿管支架置放术结合区域性动脉化疗对盆腔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盆腔恶性肿瘤伴双侧输尿管梗阻致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行一侧经皮穿刺顺行放置输尿管支架,肾功能恢复后3~5d行区域性动脉插管化疗。结果17例输尿管支架置放术一次手术获成功,1例患者左侧肾造瘘失败且发生肾周血肿,后经导管节段性动脉栓塞止血,5d后经右肾造瘘成功。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前血肌酐175.40~1040.70μmol/L,6例存在出血倾向,所有患者肾造瘘2~7d后肾功能恢复正常,随后进行3~8次动脉常规剂量化疗。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7个月。结论经皮穿刺顺行输尿管支架置放术结合区域性动脉化疗,治疗盆腔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合并急性肾衰竭安全、可行、并发症少,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HRCT 冠、轴位扫描对慢性中耳乳突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68 耳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中耳乳突炎病例。将术前HRCT 冠、轴位扫描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68 耳中,胆脂瘤型27 耳,典型者表现为上鼓室、鼓窦及其入口内团块状软组织影,鼓窦及其入口扩大,鼓室天盖破坏,krner′s隔消失,大多数为硬化型乳突;肉芽肿型37 耳,主要表现为鼓室及鼓窦内软组织影,骨质破坏程度轻,大部分为板障型乳突;单纯型4 耳表现为中耳腔内积液,以气化型乳突为主。结论 HRCT冠、轴位扫描对慢性中耳乳突炎具有很高的术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头颈部肿瘤的血管内栓塞与化学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头颈部肿瘤选择性动脉内治疗技术及价值。方法 对19例颅内外肿瘤进行了22次选择性动脉栓塞或化疗,其中区域性化疗13例次,血管内栓塞12例。结果 所有病人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且栓后肿瘤染色部分或全部消失、供血动脉闭塞;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再行病变切除时发病变退缩、术中失血少,病理显示病灶及周边血管栓塞和血栓性脉管炎。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头颈部肿瘤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性疗法。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1995年5月~1997年5月收治的100例渗透出性中耳炎患者行咽鼓管逆行造影摄颅底X片,结果显示:咽鼓管显影率是了解咽鼓管和中耳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客观地提示了咽鼓管功能障碍为渗出性中耳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对渗出性中耳炎治疗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9例65~81岁女性胸椎骨质疏松性骨痛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均以背痛、活动受限和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共有12个胸椎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8例立即止痛,1例症状缓解,均恢复脊柱活动功能。随访6个月,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椎体成型术方法简单、易行,止痛、防止椎体进一步压缩的效果可靠,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痛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节段动脉栓塞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1月-2008年1月,对16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患者(4例病理证实)采用3F微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插管行病变供血动脉栓塞,其中平阳霉素 碘油栓塞8例、无水乙醇-碘化油栓塞8例,2例合并动脉瘤患者加用微弹簧圈栓塞。结果16例患者进行了23次治疗,其中8例为急诊栓塞。术后16例肾功能均无变化,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4个月~5年,血肿完全吸收,肿瘤大小从术前平均596.5cm3缩小为68.4cm3。2例巨大肿瘤首次栓塞后3年再出血栓塞治疗后手术切除,其余病例未复发出血。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贲门癌的术前介入治疗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1例经胃镜检查及术前细胞学检查所证实,中晚期贲门癌的术前介入放射治疗。应用 RH型导管超选择胃左动脉插管,成功率为82%。此法简便易行,便于操作推广。本文介绍了胃左动脉造影方法及中晚期贲门癌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分类。贲门癌术前介入治疗可使肿瘤病灶较快缩小;减轻肿瘤的浸润粘连;增加肿瘤病灶周围的水肿;有利于肿瘤的手术切除和剥离;同时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能有效地减少复发转移的机会.介入治疗后最佳手术时间,以10天为宜。  相似文献   
8.
颅面部富血管病变的介入性颈外动脉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面部富血管病变的选择性颈外动脉插管治疗技术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颈外动脉插管化疗或超选择栓塞术治疗颅面部富血管病变19例次,恶性病变化疗7例次(3例加超选择栓塞),良性病变12例仅行病灶和供血动脉的栓塞。结果 介入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15例栓塞治疗者均获供血动脉及病灶的栓塞,且12例栓后造影复查病变完全消失,仅3例仍见部分病变显示。无严重并发症。1  相似文献   
9.
经皮血管穿刺插管单人操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穿刺置管单人操作技术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单人操作、局麻下经皮穿刺股血管和置管的方法,进行血管内诊疗操作569例次,其中经股动脉穿刺置管561例次、股静脉8例次。结果:单人法经皮股血管穿刺、置管需要应用导管鞘,技术成功率达100%,其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07%,因该侧髂动脉极度扭曲或狭窄等而改插对侧者占1.93%。主要血管穿刺置管并发症包括髂动脉夹层2例(0.35%)、穿刺部位局部皮下少量渗血12例(2.11%)。结论:单人操作法股血管穿刺置管术安全、有效、极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脑梗死一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肝细胞癌动脉栓塞治疗的并发症有很多,但栓塞术后并发脑梗塞的病例却十分罕见,我们在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