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评估经皮肝穿刺引流术在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应用效果。材料与方法:对6例经CT检查,发现肝脏巨大液化性病灶,结合临床诊断为肝脓肿,用PTCD套管针,Seldinger技术局部穿刺引流,抗生素灌洗引流管。结果:1例患者病理证实为肝癌,其余5例肝脓肿全部达到临床痊愈。结论:本方法治疗肝脓肿具有并发症少,病死率低的优点,对年老体弱者也适用,可缩短住院时间,是考虑怍为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并分别分析超声及磁共振对肩关节病变中的肩周疾病诊断的优势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接诊的肩周疾病30例患者共38个有病变的肩关节,对患者分别超声检查及MR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 肩周疾病的分类主要包括关节间隙情况、软骨、软骨下骨质改变、肌腱、肩袖、滑囊炎、关节积液几方面.结论 对比超声与磁共振对肩关节检查的结果,磁共振检查敏感度比较高,但超声检查,价格较低,时间相对较短,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大鼠脑内多巴胺转运体(DAT)的表达变化。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组各20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技术观察大鼠脑内多巴胺转运体在衰老过程中的表达。结果大鼠黑质、尾壳核多巴胺转运体免疫反应强度在24月龄组明显低于3月龄(P〈0.01)及12月龄组(P〈0.05);24月龄组大鼠黑质、尾壳核DAT与β-actin免疫印迹条带相对吸光度的比值低于3月龄和12月龄组(P〈0.05,P〈0.01)。结论大鼠脑内多巴胺转运体的表达随衰老而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恶性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特征与恶性风险分级之间的联系。结果 MSCT定位准确率100%。48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包括胃间质瘤30例,小肠间质瘤18例。低危组胃间质瘤22例,病灶直径在5 cm以下,病灶形态以圆形、椭圆形为主(20/22),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后肿瘤CT强化幅值多小于25 Hu(15/22);高危组胃肠道间质瘤26例,包括胃间质瘤8例、小肠间质瘤18例,病灶直径多在5 cm以上,病灶形态以分叶状多见(20/26),坏死、钙化多见,分别为23/26、14/26,增强扫描后肿瘤CT增强幅值多在25 Hu以上(18/26)。3例肿瘤发现肝转移。结论 MSCT可以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准确定位,其CT表现特征与恶性风险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MSCT可以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前恶性风险评估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智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4):2569-2570
目的比较内镜下支架置入术与内镜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结直肠癌所致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荥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结直肠癌所致肠梗阻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内镜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置入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腹围缩小率、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入成功率(100.0%)高于对照组[80.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腹围缩小率、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1/20)]与对照组[10.0%(2/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支架置入,内镜下肠梗阻导管置入可提高结直肠癌所致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有助于快速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系统性硬化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及HRCT的诊断优势;方法:18例系统性硬化患者分别拍胸片及应用西门子SOMATOM PLUS4型CT机肺部扫描;结果:18例患者肺部有不同程度的影像学表现,HRCT能够比较早期、明确显示肺部的改变;结论:系统性硬化的肺部影像学表现,特别是HRCT的表现,可以帮助确定疾病的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荥阳市人民医院 收治的 100 例接受阑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输注乌司他丁)与对照组(等量 0.9 % 氯 化钠注射液),各 50 例。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及应激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 1 d、3 d 血清皮质醇(Cor)、 S100β、白细胞介素 –8(IL–8)、白细胞介素 –6(IL–6)、C 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Cor、S100β、IL–8、IL–6、CRP 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 1 d、3 d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减轻腹腔镜阑尾切除患者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抑制 S100β 的表达,减少 POCD 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总结腱鞘巨细胞瘤(GCTTS)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20例GCTTS患者X线、CT、MRI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经病理或手术证实。10例行X线检查,9例行CT平扫检查,4例同时行增强检查,2例同时行关节CT造影检查,19例行MRI平扫。结果7例X线平片骨质破坏,2例仅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见硬化边,关节间隙正常,均未见钙化及骨膜反应。CT平扫关节周围等密度肿块,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楚;8例见明显骨质破坏;1例骨质可见硬化边,均未见钙化及骨膜反应。关节CT造影及增强扫描肿块呈中度至明显的不均匀强化。T1WI 14例与骨骼肌信号对比呈等信号,内见斑点状低信号,5例呈稍低信号;T2WI与骨骼肌信号对比13例呈混杂信号,内见线条状低信号,6例呈高信号。结论GCTTS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X线、CT显示邻近骨质压迫吸收、侵蚀性改变,MRI能够反映GCTTS内部的双低信号特征。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大大扩展了CT的检查范围和成像技术[1],实现了容积扫描和多种不同的重建方法,提高了对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缩短了病人的检查候诊时间。很多新技术新软件的应用可将获得的组织类型进行精确的分离和显示,其中16排螺旋CT具有快速扫描,图像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任意剖面重建等优点,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1CT血管造影(CTA)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是利用CT三维成像功能进行血管成像的一种先进的检查方法,16排螺旋CT的推出,扫描速度更快,达毫秒级,使CTA在临床应用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pAML)和透明细胞癌(ccRCC)多排螺旋CT(MS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fpAML和ccRCC患者各20例,测量肿瘤的短径和长径、CT平扫及多期增强的肿瘤CT值及邻近肾皮质的CT值,对肿瘤的短/长径比、多期相的肿瘤CT值及肿瘤/肾皮质CT值之比(相对强化值)进行比较分析,并绘制两者的短/长径比值、皮质期相对强化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参考阈值。结果fpAML组与ccRCC组的平均年龄、短/长径比值、平扫CT值、皮质期相对强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示当短/长径比选取0.88为参考阈值时,诊断fpAML和ccRCC的敏感性为85.0%,特异性为75.0%;当皮质期相对强化值选取0.84作参考阈值,诊断fpAML和ccRCC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75.0%。结论短/长径比值、平扫CT值、皮质期相对强化值对鉴别fpAML与ccRCC有价值,选取适当阈值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