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9—2005年收治血压增高型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Ischemic Attack,TIA)患者62例,男32例,女30例;其中34~44岁4例,44~54岁17例,54~64岁22例,64~74岁12例,74岁以上7例,平均58·2岁;血压140/90~159/99 mmHg(1 mmHg=0·1333 kPa)11例,160/100~179/109mmHg 3  相似文献   
2.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对软组织严重损伤、伤口严重污染的开放性骨折或已有感染的骨折,无法应用石膏夹板固定,内固定手术又有加重感染的危险,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既能获得有效固定,又能避免其他治疗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1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2例,男83例,女49例;年龄12~83岁,平均35·6岁。骨折部位:胫骨上段20例,中段49例(其中4例为陈旧性胫骨中段斜行骨折),中下段21例,下段27例,双段骨折15例。粉碎性骨折78例,占59·1%。闭合骨折80例…  相似文献   
3.
4.
基底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第二段通过横突孔在椎旁行走,当钩椎关节增生时,压迫椎动脉引起脑缺氧,产生头晕、头痛等症状。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埋线加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37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后路环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椎间盘突出伴骨化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25例胸椎椎间盘突出伴骨化患者在我院接受经后路环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病变节段:T4/5、T5/62例,T6/71例,T8/92例,T9/104例,T10/116例,T11/128例,根据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 JOA)评分及Otani评分系统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175.7±12.4) min,术中出血量(630.8±33.7)ml,5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经治疗后愈合;1例术后双下肢肌力逐渐降低,考虑伤口内血肿形成,给予清创后肌力恢复至术前水平。 JOA评分由术前的6.3±2.1,恢复为术后3个月的9.4±3.0,以及末次随访时的9.7±3.3,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Otanni评分获优13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4.0%。术后随访15~34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及脊柱不稳等情况发生。结论经后路环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椎间盘突出伴骨化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术中需注意脑脊液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并发软组织严重损伤或皮肤软组织缺损是骨科治疗的难题。我们采用混合式外固定架等微创手术治疗胫骨难治性骨折。实践表明,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手术的再损伤小,除具有良好的整复骨折和保持骨折对位的功能外也明显的减低了骨髓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病例】女,65岁。主因左股骨颈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后8个月,要求取内固定物入院。8个月前患者因左股骨颈头颈型骨折,在局麻下行经皮闭合多枚克氏针内固定,共用直径2·5 mm克氏针7枚,现患者要求行克氏针取出术。查体:体温36·5℃,脉搏72/min,呼吸20/min,血压120/75 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下肢外观无异常,无异常动度,未闻及骨擦音,纵向叩击痛阴性。行X线检查示克氏针穿过左侧股骨头进入盆腔约8 cm(见图1);行盆腔B超检查示阴道后穹窿处有强回声。妇科检查:老年性外阴,阴道畅,有脓性分泌物,在阴道后穹隆可见一横行的克氏针,从阴道左侧壁穿…  相似文献   
8.
随着临床CT等影像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通过CT定位颅内血肿穿刺抽吸和(或)引流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近1年我院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45~76岁,平均60·5岁。出血部位:脑叶12例,基底节区18例,丘脑2例;其中破入脑室14例,伴脑积水10例,中线结构移位18例,微创术前脑疝形成14例;出血量:脑叶及基底节区出血均>40 m l,其中40~59 m l 8例,60~80 m l 10例,>80 m l 5例;丘脑出血15~20 m…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煎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01至2020-12武警第二机动总队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收治的9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西医组、中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30例。西医组使用泼尼松 30 g/d,后逐渐减量治疗;中医组采用中药水煎服;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泼尼松联合中药水煎服。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 周后比较 3 组甲状腺功能、血清免疫学和炎性指标,比较三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三组甲状腺功能、血清免疫学和炎性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三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红细胞沉降率 (ESR)、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血清促甲状腺素 (TSH)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中西医结合组比中医组及西医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医组和西医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中医组和西医组短(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更好,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炎性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10至2012-08共49例单节段DenisA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我院手术治疗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23例,采用椎弓根钉棒撑开复位联合撬拨复位椎体内植骨术治疗;B组:26例,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撑开固定术治疗。手术前后测量X线片,观察椎体相对高度及后凸角(Cobb角)改善情况,记录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均一期愈合。B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130.8±27.7) ml明显低于A组(250.6±51.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伤椎平均高度和局部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在伤椎平均高度恢复上,A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均优于B组(P<0.05);在Cobb角维持上,术后1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A组较B组更有优势 (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至末次随访时A组下降程度更大 (P<0.05)。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联合椎体内植骨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可减少椎体矫形高度丢失及空壳样椎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