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鼻内镜和显微镜结合下鼻中隔蝶窦径路垂体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2年,我们将鼻内镜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结合应用,经鼻中隔-蝶窦径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11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神经外科老年昏迷患者由于卧床、抵抗力差、排痰不畅等原因,肺部感染较难控制,肺炎是他们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本文探讨神经外科老年昏迷患者并发肺炎的特点及其诊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外科自1997年至2002年共收治并发肺炎的老年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近6年来收治的20例桥小脑角胆脂瘤,男女各10例,平均年龄35.5岁,病程平均28.2月。主要表现小脑损害征及颅神经症状。均作CT或MR检查。经枕下入颅18例,经翼点2例;显微手术18例;手术效果满意,肿瘤全切15例,无手术死亡。作者强调显微手术对提高肿瘤全切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及致残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颅内病变的微侵袭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颅内微侵袭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的16例颅内手术。结果:本组16例18个病灶手术中均能准确快速定位。15例肿瘤病人术后早期CT或MR检查,仅2例有少量肿瘤残留。6例肿瘤位于功能区附近患者术后4例功能良好,1例短期上肢轻度无力,1例上肢轻度无力同术前。本组患者术后未发生颅内出血、感染及死亡。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可以于术前确定最佳手术路径,术中准确快速地找到病灶,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减少周围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 )临床上较少见 ,仅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 0 .3 %~1 .5% [1] ,而位于下丘脑的则更罕见 ,本院于2 0 0 2年 1 0月收治 1例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现报道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 ,男 ,2 7岁 ,因口干、多饮、多尿 4d,于2 0 0 2年 1 0月 2 4日入院 ,2 4h尿量 80 0 0~1 0 0 0 0 ml;体格检查 :Glasgow Coma Scale 1 5分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存在 ,视力正常 ,无视野缺损 ,四肢活动好 ,巴氏征 (-) ,体表未触及浅表淋巴结。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 WBC1 1 .9× 1 0 …  相似文献   
6.
颅脑外伤合并胸部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院自1998年9月至1999年9月共收住颅脑外伤病人203例,其中合并胸部损伤24例,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8年9月至1999年9月共收住颅脑外伤病人203例,其中重症颅脑损伤56例,合并胸部损伤24例。合并胸部损伤24例中,男19例,女5例;年龄15~67岁,平均39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ore,GCS)13~15分共8例,其中合并单纯多发性肋骨骨折5例(同时合并脾破裂1例,另同时合并胸椎压缩性骨折1例),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胸廊塌陷1例,单纯气胸1例,多发性肋骨…  相似文献   
7.
钬激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附3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钬激光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我院神经外科从2002.3至2005.3进行了37例钬激光辅助下神经外科手术,其中蝶骨嵴内侧室管膜瘤2例、镰旁或矢状窭旁脑膜瘤7例、蝶骨嵴脑膜瘤7例、后颅窝脑膜瘤9例,鞍结节脑膜瘤3例,听神经瘤4例、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5例。显微镜下使用Ho:YAG激光分块切割、气化肿瘤,使用功率平均12w,峰值能量0.5J/脉冲~1.5J/脉冲,脉冲频率5Hz~20Hz,以光纤垂直对准病灶,距靶组织3mm~5mm,均匀扫射,使肿瘤凝固、碳化、汽化,同时用生理盐水冲去残屑,使肿瘤体积缩小,最终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对梗阻性脑积水病人行脑室镜下钬激光辅助第三脑室造瘘术或终板造瘘术,使用功率平均2W-8W,峰值能量0.5J/脉冲~1.5J/脉冲,脉冲频率1Hz~8Hz。结果 本法切除颅内肿瘤或行脑室造瘘,尤其配备显微镜、脑室镜,使病变与周围组织显示清晰,能在很小的术野下,随意操纵光纤切割、汽化病变组织,本组37例病人均痊愈出院,32例肿瘤病人中。复查头颅MRI发现1例听神经瘤及1例岩斜区脑膜瘤近脑干处约有5%残留,其余未见肿瘤残留。37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钬激光在神经外科有广泛的用途,钬激光适用于颅内肿瘤切除、第三脑室造瘘或终板造瘘术等等,尤其是颅底的巨大肿瘤,在显微镜或脑室镜下使用钬激光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三维CT血管造影诊断多发性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A)及容积重建技术(VR)对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Plus16SomatomVolume Zoom型容积CT扫描机获得原始图像,采用容积重建成像技术(VR)进行三维重建,并辅助运用多轴面重建(MPR)。结果在1年间,通过3D-CTA诊断多发性动脉瘤10例。容积重建成像CTA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载瘤动脉、动脉瘤的形状和大小及其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在部分病例上要优于DSA。结论容积重建成像CTA是一种可靠、无创的快速诊断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方法,为急症手术提供了详实的影像学资料,可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垂体腺瘤钙化较为少见,文献中多为个案报道.明显的垂体腺瘤钙化会对诊断及手术治疗造成一定的难度.笔者报告本院收治的1例表现为完整蛋壳样钙化的垂体腺瘤患者.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系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本病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青少年少见。随着现代医学检查设备的迅猛发展,颅内动脉瘤在人群中的检出率逐渐提高。早期发现和消除颅内动脉瘤是提高白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